來自屏東的學生登山團昨天傍晚在台東浸水營古道遭虎頭蜂群攻擊,41歲洪姓嚮導指揮學生疏散並揮趕,導致群蜂圍攻,背部逾50處螫傷,一度搶救回生命,但病情惡化今天凌晨宣告不治。


推薦新聞:超商櫃檯「這小說超嗆」嚇到正妹 網笑噴:開店的都該擺一本


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表示,根據衛福部暨台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統計,蜂螫通報至毒物中心的611名病人中,產生嚴重中毒症狀者占約4.7%,因中毒而致死者約2.8%。

遭蜂螫最怕2件事,楊振昌說,若是引發全身性嚴重過敏,可能造成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通常過敏會在遭螫的30分鐘到2小時內發生,若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尤其以腎上腺素進行急救,會發生支氣管痙攣,導致氣管縮在一起,患者吸不到空氣而死亡。

另外一種是小心全身性毒性,楊振昌說明,當被很大量的蜂螫到時,就要小心,可能會引發橫紋肌溶解症,並導致腎臟衰竭、肺水腫等情況,但這要大量蜂螫才會造成,以虎頭蜂來說,是約25隻以上;蜜蜂毒性較弱,則要350隻以上。因此若被大量蜂螫,就算當下沒有感覺,建議還是要就醫,觀察6到12小時。

國內蜂螫旺季是夏季和秋天,楊振昌指出,統計顯示案量以9月最多、7月其次,再來是8或10月,因此每年7到10月都要特別注意,因適逢蜜蜂築巢、儲存食物的時節,比較忙碌也比較急,較容易被激怒、攻擊力比較強。

防蜂螫,楊振昌建議,從事戶外活動不要噴香水、衣服不要穿太鮮豔,否則可能吸引蜂群;若發現附近有蜂群活動,儘快走開、不要奔跑,勿引起太大騷動、以免蜂以為遭受攻擊。

若已被螫到,楊振昌說,最重要的是儘快離開原處,因為蜂攻擊是為了保護巢,所以通常離開其勢力範圍,就不會繼續窮追猛打;等離開之後,要用清水洗乾淨蜂螫傷口,若殘留有尾刺,可用手或利用刀片的鈍面拔除;並進行冰敷,傷口如果沒有再感染,通常紅腫熱痛的情況大約1、2天會改善。

坊間盛傳,可以用尿液、氨水或姑婆芋汁液塗抹在蜂螫處,楊振昌指出,這些處理方式不僅無益,反而可能造成感染。(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清泉崗女士官長遭發動機吸入身亡 相驗結果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