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大學獸醫研究院教授苅和宏明指出,飼主喜歡吸狗、貓的這種行為,容易讓在寵物體表上的分泌物,透過鼻腔黏膜組織進入人體,提高病原體侵襲飼主的風險。他舉例,常見的病症包括皮癬菌病、巴氏桿菌、蛔蟲病、弓蟲症以及貓抓病等等。


【推薦新聞】炎夏注意!高氣溫別用攜帶式電扇 恐變「行動三溫暖烤箱」


《東洋經濟》報導,皮癬菌病是一種真菌感染,出現在狗、貓、兔子或倉鼠等寵物,尤其是梅雨季、夏季更為常見,感染之後患部會出現發癢、環形紅疹,若出現在頭部則會好發頭皮屑或引起圓形禿。

而巴氏桿菌主要存在於狗、貓的口腔中,容易經由咬傷或抓傷而感染,苅和說明,儘管這和吸貓吸狗的行為沒有直接關係,但可能飼主可能在餵食或親吻寵物的過程中遭到感染。

貓抓病則是一種名為韓瑟勒巴通氏菌所引起,這種症狀感染之後不易發覺,多數也會自行消失,但少數個案會出現發燒、頭痛、疲倦或淋巴結腫大等等,症狀會持續數個月。

蛔蟲病及弓蟲症是典型的寄生蟲感染,經由貓、狗的排泄物傳入人體,苅和提醒,無論寵物有多乾淨,寄生蟲都可能隱身在牠們的屁股附近,如果飼主接觸到就有感染的風險。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登山卻遇凱米颱風 3人爬中央山脈南二段已失聯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