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忌前往醫院探病或陰氣重之地
先秦時代認為農曆五月(國曆六月)為毒月、稱作「五毒月」,而節氣交替有九日、也稱為「九毒日」,故此時要特別小心傳染病,並落實勤洗手、忌群聚等習慣,除非真的生病,否則千萬別去醫院、甚至是探病,亦或是前往殯儀館等潮濕地方。

2、禁慾不可行房
《呂氏春秋》記載中,《仲夏記》一章提及陽間人們要在五月禁慾、且務必齋戒,原因在於端午節為五毒月,此時需要內健而外順,也就是體內要環保、氣血要足,千萬不要消耗元神,否則恐損氣耗精、導致邪氣易入侵,尤其還要吃得清淡、別殺生,最好以吃素保平安。

3、生小孩記得改日期
《史記.孟嘗君列傳》其歷史上名人孟嘗君於五月五日端午節出生,但其父當時要其母別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因此若這天一定要生,則建議出生後身份證日期換別的。

4、別前往森林和山上
五月為五毒月,此時節氣會突然轉變,不僅雨量增多、空氣悶熱,草叢樹林山上也會開始出現很多蟲蛇鼠蟻、導致毒蟲病毒肆虐,因此要前往森林的人請務必攜帶雄黃,否則恐容易遭咬傷。

5、別在當天送整串肉粽
民間相傳因整串肉粽有綁繩子、容易形成繩煞,這會讓收到的人產生穢氣,且粽繩另盛傳有上吊意謂,因此端午節當天送人粽子時建議要用散裝為佳。

6、端午別去海邊
端午節水鬼出沒、容易抓交替,因此沒事記得別去海邊,另以科學層面來說,端午節氣也是梅雨季節,故海邊恐因下雨導致溪水暴漲,容易發生水厄。

7、別亂丟平安符
事實上,端午節為不好的日子、諸事不宜,且大家容易因脾氣不佳而遇到小人,毒氣橫行、疫情蔓延,因此不可將平安符亂丟,反而需要用平安符來保平安。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名人堂桃花窟!一代球星爆偷腥「小三扮師母」 拋妻30年北漂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