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部資料顯示,全台每日的雞蛋需求量約12萬箱,但目前每日生產量為12萬1700箱,明顯生產過剩,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表示,產地價近2個月來經過4度調降,目前已跌至30.5元,蛋農已經賠本在賣,呼籲消費端餐飲業者也應同步降價,如實反映成本。

黃榮珍則指出,端午節前後是消費淡季,接下來學生開始放暑假,雞蛋需求更會減少。然而,但蛋農的生產成本並未減少,一隻中雞的進貨價格從68元漲到141元,飼料目前每公斤14元,但飼料商的玉米進貨價,早已降到8元,飼料價格應降到11元才合理,「近期如果飼料商再不降價,蛋農就會向農業部和飼料商抗議。」


【推薦新聞】空軍上尉偷女兵內衣褲遭汰除 法院認證「滿足個人癖好目無軍紀」


但民眾則無奈表示「從來沒看台灣的小吃有主動降價」、「房租、電費起漲,成本提前反映」、「怎麼可能調降,小商家要把之前損失的補回來啊!」

不過也有人認為,「加蛋的很多都是人工錢,其他原物料也一直,你是店家會降價嗎?」、「羊毛出在羊身上,多給員工的就要從消費者身上賺回來」、「看來還是要支持小7的茶葉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夏季冷氣開幾度舒服?行家曝「這項指標」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