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的統計,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患者,其中高達八成的乾癬病灶會發生在頭皮,這不僅導致掉屑、癢痛,還可能引起落髮問題,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困擾。對於中重度乾癬患者來說,治療過程漫長而辛苦,現有的治療方式雖多,卻無法滿足所有患者的需求,部分患者甚至曾因此中斷治療。

推薦新聞:腦中風拖累整個家庭 「8大危險因子」中「三高」最致命!

但是,自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將乾癬列為嚴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來,乾癬照護已有了很大進步。現在,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的出現,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了新希望,這些藥物不僅可以控制症狀,還在頭皮等特定部位的效果更佳,治療更為便利。這項治療方向的提出,鼓勵患者積極與醫師合作,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乾癬不僅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還可能給整個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根據歐洲的一項研究,適當的乾癬治療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還可以提升社會的生產力。因此,對於乾癬患者來說,應該積極尋求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並與醫師和政府共同努力,共同克服這一健康挑戰。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及台灣乾癬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記者黃泓哲攝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及台灣乾癬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記者黃泓哲攝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南港車站燒肉店「飲料咬到蟑螂」!北市衛生局將派員稽查 最高罰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