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學表示,脊椎的椎間盤是位於兩個椎骨之間的結締組織,主要由膠原蛋白的纖維構成,幫助脊椎承載身體主要的重量。椎間盤就像是一個減震器,能夠提供脊椎彈性與彎曲。椎間盤退化時,會伴隨著內部髓核二型膠原蛋白與水分的流失,使其失去吸震的能力,進而導致外部壓力直接作用在脊椎上,引發下背痛。

此外,椎間盤的退化常會導致椎間盤的破裂,除了引起強烈疼痛之外,嚴重時會使內部髓核擠出椎間盤,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周邊神經組織,引起背痛與下肢的疼痛。由於目前尚未有逆轉椎間盤退化的解決方案,患者最終只能「開龍骨」,也就是進行脊椎手術。對於不願意或不能進行手術的患者,唯一的選擇就是長期使用強效止痛藥,如類鴉片藥物,但此類藥物也常伴隨著藥物成癮的風險。

為了控制下背痛及防止椎間盤的退化,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蘇鴻麟教授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林志隆教授、秀傳醫院鍾玉軒醫師與胡名賢醫師,應用國內通用幹細胞公司開發的周邊血液純化技術,啟動先期動物實驗以及人體臨床試驗,測試患者自體的周邊血液單核細胞,對於椎間盤退化引起的下背痛,是否具有療效。

興大團隊開發椎間盤退化新療法。興大提供
興大團隊開發椎間盤退化新療法。興大提供

研究結果顯示,單次施打單核細胞即可維持患者疼痛控制和改善生活品質達半年,並顯著降低止痛藥物的使用劑量。相較於沒有治療的控制組,以及施打血小板濃縮血漿的組別,具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尤其經由核磁共振的影像顯示,單核細胞移植到椎間盤後,能夠抑制發炎反應,改善椎骨水腫的情形,並且可以阻止椎間盤繼續退化。相關抗發炎及組織修復的機制,也於動物實驗結果獲得支持。

此一發現提供下背痛患者一個新的治療選項,只需透過單純的抽血,分離自己的血液細胞,再注射到椎間盤內,即可補充膠原蛋白質,減緩椎間盤退化與降低疼痛。基於先期試驗的成功,該團隊將進一步擴大收案人數,同時結合影像分析,以提供更完整的臨床數據,以支持周邊血液純化技術對椎間盤退化療效的安全及有效性,並將這項創新技術推向國際市場,以服務更多深受慢性下背痛困擾的患者。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旅行社不說的秘密!東南亞假酒盛行 8招讓你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