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弘過去曾在臉書發文表示,「猛爆性肝炎慢性轉急性,死亡率高達七成」,猛爆性肝炎又稱為急性肝衰竭,一開始症狀可能只是容易噁心、嘔吐、腹脹、胃口變差、右上腹不舒服、倦怠、疲勞,之後就會出現黃疸、眼睛變黃、茶色尿,然後腹水及腳腫、皮膚容易瘀青等。

隨著肝組織不斷受損導致氨無法排出體外,含氨物質隨血液到達腦部後造成肝腦病變,患者會出現情緒及性格改變、睡眠形態改變及意識混亂等現象,還可能併發腦水腫,或因感染而引發敗血症,導致死亡。

他也透露4類高風險族群,包含B、C型肝炎帶原者;代謝異常疾病的患者;亂服成藥、來歷不明的草藥或偏方(尤其是普拿疼服用過量);酗酒,並提醒有黃疸,皮膚變黃、眼睛變黃、茶色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容易疲累、倦怠;腹水及腳腫、皮膚容易瘀青等症狀,應及早檢查。

而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也曾發文表示,台灣因為B肝帶原者眾多,很多是小時候母子垂直傳染而來,當時免疫系統還不知道B肝病毒是敵人,身體與之共處數十年,是免疫容忍期,等到30至40歲時,會進入免疫廓清期,免疫系統此時發現B肝病毒是敵人,希望消滅,肝臟因此成了戰場,肝發炎指數反覆上升,若此時又喝酒、吃些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就可能是導致猛爆性肝炎的導火線。

延伸閱讀:沈玉琳病危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你真的是塑膠做的? 研究驚曝塑膠微粒早入侵「這2處」!最慘下場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