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總9月舉辦「2024總統候選人教育論壇」,其後並行文請藍綠白三陣營總統參選人回應相關訴求,三組參選人均已回覆。
在是否課徵資本利得稅、教育商品化等議題上,全教總表示,藍綠白三位參選人都認同教育是翻轉貧窮的重要機制,但卻都沒看見形成貧窮與階級差異的社會脈絡,未能思考如何讓經濟、就業環境與生涯規劃、教育系統進行連結,等同架空了教育系統,過度簡化貧窮的問題,忽略了「如何利用租稅負擔率讓教育與公共建設品質提升」的焦點。
全教總指出,藍綠白三位參選人的思維,反映出來的結果,就是只談論補助費用,以膚淺的經費補助投入來擘畫教育政策,甚至淪為「大撒幣」。
全教總進一步表示,賴清德認同高收入高負擔,但卻沒有談論具體該如何處理,反而僅著重在目前的經費補助,認為只要補助學費本身,似乎就可以達成階級流動的效果。
侯友宜的回應則認為投注更多的教育經費編列,可以促進階級流動,也認同應該提高租稅負擔率,但僅是輕輕提起,卻未能有前瞻性的內涵。教育經費運用上,也只是討論學費補助金額,難以回應如何把稅收轉換為公共財富資產。此外,侯友宜似也認為,只要補助經費與增加硬體設備就可以挽救偏鄉,但應該要看見偏鄉的本質,才可能讓偏鄉地區的教育,發展出均衡與別具特色的教育文化與生態。
柯文哲具體回應稅收分配,確保不同收入來源者,各有合理的負擔,同時與國際接軌,要求一定規模的跨國企業,至少需繳交15%稅金,凸顯對於稅率改革的必要性與想法,但對於如何把稅賦轉化為公共資本,具體方式是「優先落實網路平權,提高教育經費」,仍僅停留在經費規劃的層次。
對於三位總統參選人的想法,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強調,政府必須大幅增加教育投資,提高「教育公共化」的程度,以扭轉台灣教育日益趨向有錢人獲得更多來自政府的教育資源的情況,且增加某類教育支出,勢必排擠其他類別教育經費,造成「挖東牆補西牆」窘境。
侯俊良強調,要真正擴大教育經費,仍須面對台灣的「租稅負擔率」(稅收佔GDP的比率)明顯落後先進國家,以及台灣稅賦制度偏袒資本家與富人階級的事實。如果整體賦稅收入不增加,「高等教育公共化」目標將難以達成。
全教總認為,總統參選人應正視「教育公共化不足」所造成的逆分配現象,以及因此造成貧富不均惡化,形成社會動盪因子的可能後果,而要支撐起有效的「教育公共化」,政府教育支出必須大幅增加。
全教總建議,總統參選人應釜底抽薪,提出「提高賦稅負擔率」的構想與期程,更應該檢討台灣受薪階級稅負過重的問題,如此不但解決「稅制不公」的問題,更可大幅增加政府稅收,彌補長期不足的公共服務。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