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將於下周公告,明年4月正式上路。新制擴大適用對象至慢性病用藥、疾病末期照護、矯正機關收容照護、災害及傳染病等重大變故、行動不便照護等。
薛瑞元說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從今年1月預告之後,直到11月才要公告,原因就是基層診所擔心如果全部都放寬,病人會被資訊能力強的大醫院搶走,所以這段時間我們找了醫院和診所一起討論,最後達成共識,將慢性病用藥照護可以使用通訊診療這一部分,依附在健保各種計畫之下,包括社區醫療群計畫、代謝症候群計劃等。
薛瑞元指出,上述計劃本來主要執行單位就是基層診所,如果病人不在這些計畫之下接受診所通訊診療,自行預約大醫院就必須自費,健保不給付。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強調,醫師看診時不只是問診,還必須做理學跟實驗室檢查,這些沒辦法透過通訊診療進行,通訊診療不能作為常規,僅偏鄉或醫療匱乏地區、病人行動極端不便才可以進行,何況視訊看診有很多病例記載、資料保全問題存在,否則容易造成誤診。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明年4月將上路的通訊診療新增適用慢性病患,基本上不至於造成大小病都往大醫院跑的現象,主因台灣就醫可近性非常高,走3-5步就有一間診所,多數民眾還是會希望面對面就醫,所以在台灣發展遠距醫療,基本上可能只有慢性病患、長照機構住民或監獄受刑人等特殊情況有需求。
洪子仁表示,距離明年4月上路還有半年時間,診所和醫療機構可以開始審視自己的設備及就醫流程,做好相關的整備,配合健保署明年會建構一個遠距醫療就醫系統,跟上整個政府規劃,可以讓遠距醫療再往前走近一步,符合世界數位發展的潮流跟趨勢,符合ESG永續精神。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