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田診所觀察近期門診發現,許多學童受到疫情影響,約有1、2年時間在家遠距上課,使用3C時間大幅增加,又因為疫情久未回診中斷治療,原本近視控制不錯,在這段期間度數大幅增加。

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平均約4成5,比例隨著年齡成長而增加。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表示,近視達500度以上就稱為高度近視,高度近視者罹患視網膜剝離、白內障、青光眼的風險都會大幅提高,而這樣的風險無法藉由近視雷射手術而降低。

顏敏芳提醒,特別是學齡兒童因為還在成長發育,近視度數增加特別快,越小得到近視,高度近視的機會越高,近視後控制度數不要快速增加是個重要課題。在沒有控制的情況下,每年度數可能會增加75-100度,有控制者大約增加50度以下。

顏敏芳還收治一名小五學童,他在近視300多度時使用角膜塑型片控制,疫情期間因為在家時間多,就沒有持續配戴,恢復正常上課後配戴覺得效果不如以往,回診檢查發現度數上升至450度,重新更換角膜塑型片,希望能減緩近視增加的速度。

目前有多種控制近視的方式,顏敏芳說,1.散瞳劑。2.角膜塑型片。3.日拋型控制近視軟式隱形眼鏡。4.兒控鏡片眼鏡。可依學童的生活習慣、有無過敏、是否經常揉眼睛、對藥物的接受度、戶外活動量等來做評估,甚至組合不同的方式,達到控制近視度數增加。

顏敏芳強調,不管使用何種控制近視的方式,都要定期回診追蹤,並且配合調整用眼習慣,看書保持適當距離,適度休息,避免長時間使用3C產品,睡眠充足。另外,研究指出,戶外活動對近視控制也有幫助,可增加兒童戶外活動的時間,對於預防近視或控制度數都有幫助。

顏敏芳提醒,千萬別放任近視度數持續增加,也別誤以為成年後再做雷射近視手術就能讓眼睛恢復原狀,手術能改善視力,但無法降低因近視引起眼睛病變的風險。在度數不深時就應積極治療,定期追蹤,避免高度近視才能降低病變甚至失明的風險。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本土M痘+6!今年已增16例 疾管署提醒這國個案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