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論壇PTT鄉民發文詢問,「宮廟的『禮生』是什麼時候冒出來的職缺?」記得以前的就沒有啊?印象中是3、5年前才開始有,「穿旗袍包緊緊, 但是胸口要挖個愛心圖案,旗袍裙擺很長,但是開口開到大腿根部」,還說希望宮廟可以保持這個優良傳統,為了怕禮生熱,建議後背,也可以大裸背或乾脆全裸到屁股上方,這樣才跟胸前的小愛心相呼應。
![鄉民發問說,印象中3、5年前都還沒有廟會「禮生」。翻攝自論壇PTT](https://static-cdn.nextapple.tw/prod/2023-04/F7B42661AE5C698DA27D5F2C7C2CE4DE/cac3748f8e575fcc57eb7e831726b788_1280.webp)
鄉民眾說紛紜,「類似國慶大典禮賓人員只是酒店感,讓八大多個地方露臉?」、「舞台鋼管女郎的變體,嘴巴講是神明要看,還不是台下男人在看」、「宮廟和8大無縫接軌的證明啊」、「現代創造得出來的民俗」、「高級89妹」、「+9女友也要賺宮廟錢啊」、「從殯葬業禮儀生開始的」。
![去年底「情色教主」雪碧到青山宮擔任禮生(右三)。引自靈璽妃氣質禮生&活動整合策劃](https://static-cdn.nextapple.tw/prod/2023-04/F7B42661AE5C698DA27D5F2C7C2CE4DE/72cf81b412416ba2b2531a2869db5c85_1280.webp)
而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對宗教稱謂的「禮生」解釋中指出,禮生起源於《周禮》的春官,主要職責為「掌禮邦」,也就是掌管國家禮儀,須具備禮學專業知識,因此過去多由沒考上秀才的貢生、當地仕紳文人來擔任,後逐漸演變為執行、協助禮儀的儀式專家,服裝必須正式而莊重,一般廟宇禮生多著長袍馬褂,殯葬服務禮生則因應時代潮流改著西裝。
![鄉民對「禮生」的來由為何看法不一。翻攝自論壇PTT](https://static-cdn.nextapple.tw/prod/2023-04/F7B42661AE5C698DA27D5F2C7C2CE4DE/2cd6518e36d892e6dd084cdbd50580c8_1280.webp)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https://static.nextapple.tw/web/layout/img/clicktonext.png)
波多野結衣「好想來台灣」卻無法如願 社群哭哭吐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