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日前已陸續公布3例猴痘確診個案,分別為新竹40多歲、高雄20多歲、台北30多歲本國籍男性,且3例確診個案均無關連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2/26至3/6,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痛、紅疹、淋巴結腫大、水泡、膿疱等情況,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3/8至3/10間確診。
羅一鈞說明,4例個案目前均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14人,包括,9位同住者、3位密切接觸朋友,以及2位中風險的醫護人員,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另58名低風險接觸者已給予一般性衛教,並請民眾注意自身狀況。
針對個案分佈,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的4位個案分佈於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雲林縣等,其中雲林個案有大台北與高雄都會區活動史,目前除東部沒有個案,西部地區都有猴痘病例出現,且因個案會移動,故風險不僅限於單一城市。
此外,疾管署日前公布擴大暴露前預防(PrEP)接種對象及增加接種方式,建議接種對象包括正痘病毒實驗室操作人員、與確診猴痘個案曾有任何形式性接觸、且未曾接種過暴露後預防(PEP)疫苗的高風險接觸者,及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者,注射方式則新增18歲以上族群可「皮內」注射,所需劑量為皮下注射的1/5,但有嚴重免疫不全者或蟹足腫病史者,不適用皮內注射,應採「皮下」接種。
據疾管署先前規劃,猴痘疫苗接種第一階段先以六都地區為主、使用目前台灣已有的1100劑疫苗施打,第二階段則需待規劃採購的萬劑猴痘疫苗到貨,完成封緘、檢驗等程序後,方可擴大接種,預計在4月清明連假後才可能執行,待疫苗到貨足夠,有機會提供到六都外的區域。
疾管署今指出,第一階段曝露前預防接種將採「集中接種」及「皮內注射」方式進行,先以六個直轄市各設置一家合作醫院為先,目前第一階段的疫苗接種相關前置作業已經完成,包括疫苗接種作業須知、民眾接種須知與同意書、疫苗使用與管理方案、衛教及教育訓練教材等,可供醫療院所人員執行接種服務使用,預計各醫院需一週完成前置作業。
羅一鈞補充,猴痘疫苗屬於「活性減毒疫苗」,打猴痘疫苗不會出現類似猴痘表徵,兩劑接種間隔須達4週以上,第二劑待疫苗充裕後會再提供給民眾,而疫苗接種後副作用包括發紅(81%)、疼痛(80%)、硬塊(70%)、腫脹(67%)和搔癢(32%)等,全身性反應則有疲倦(34%)、頭痛(28%)、肌肉疼痛(22%)等。
此外,羅一鈞表示,猴痘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也包括麻疹、 德國麻疹、腮腺炎、水痘、帶狀疱疹等活性減毒疫苗可同時接種或間隔4週以上,對於接種新冠疫苗有較高風險發生心肌炎的12至39歲男性,可以考慮在疫苗接種後,等待4週,再接種新冠疫苗,但若有暴露後接種(PEP)之急迫性,則建議不須因此延後猴痘疫苗之接種。
至於第二階段猴痘疫苗施打相關規劃,羅一鈞表示,目前希望疫苗能在4月初到貨,並如期進行檢驗、封緘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