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種鴨張姓飼主表示,菜鴨是綠頭鴨混種已歷10幾代,2年前因遭狗追咬眼睛受傷,眼眶周圍竟長出白毛才遭人誤會是保育類鴨子,因他家飼鴨不剪翅、不繫綁,菜鴨1周前離家出走到七腳川溪,可能遭賞鳥人士誤判才引發喧然大波。

花蓮縣政府請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表示,依據美國康乃爾鳥類研究室(The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之線上全球鳥類圖誌(Birds of the World)的描述:首先,雷仙島鴨的體型在37公分至39公分之間,屬於小型的雁鴨科鳥類,現場的鴨子體型約50公分,顯然體型上有極大的差異,較接近馴化自綠頭鴨的家鴨。

林大利表示,雷仙島鴨在翅膀張開時,翼面中後緣有明顯的藍綠色金屬光澤,稱為「翼鏡」;而花蓮的鴨子沒有這個特徵。雷仙島鴨僅分布於夏威夷的雷仙島(Laysan island),島嶼面積僅3.7平方公里,是全世界所有雁鴨中,分布範圍最侷限的物種。雷仙島鴨不具遷徙能力,無法長距離甚至跨海移動,無法從夏威夷跨海飛到臺灣。

雷仙島鴨嚴重瀕臨滅絕,數量僅存約500隻。花蓮縣政府提供
雷仙島鴨嚴重瀕臨滅絕,數量僅存約500隻。花蓮縣政府提供

最後,由於分布侷限再加上移動能力不佳,雷仙島鴨屬於嚴重瀕臨滅絕的鳥類。美國相關單位多年來投入大量保育行動,目前90%以上的個體都有繫上編號腳環,為的是每年清楚盤點每一隻雷仙島鴨。花蓮的鴨子則未戴有美國研究用的腳環。

特生中心鳥類學家林大利表示,綜合上述五點,花蓮當事鴨並非雷仙島鴨,且已有農場飼主指認當事鴨是走失數日的寵物,建議現場的人與鴨都早日回家。臺灣有更多值得觀察與拍攝的野鳥,等著大家去探索。

中華鳥會呂翊維秘書長表示,台灣賞鳥與拍鳥的人口相當多,有少見稀奇的鳥類往往難逃鳥人的眼睛,不時會出現國內從未記錄過的新鳥種,這些種類經常是因天候或各種因素遠離正常遷徙路徑的迷鳥。中華鳥會成立鳥類紀錄委員會,每年定期審查鳥友們提交的稀有鳥類報告,新鳥種的認定須透過委員會的鳥類專家與學者仔細的特徵鑑識,甚至排除相似的鳥種,以及比對鄰近地區的紀錄,經過種種的考量才會正式納入台灣鳥類名錄。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近日吉安溪畔出現的雁鴨科鳥類引起民眾的關心和討論,顯示民眾對於環境生態議題愈來愈關注與重視,公民社會的保育意識逐漸成長,這是令人欣喜的進展。縣府身為保育的地方主管機關,也要提醒民眾,在進行生態觀察或攝影時,需謹守不干擾野生動物與環境的原則,若影響到保育類野生動物,可能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無論是餵食、播音引誘還是捕捉擺拍,都會涉及騷擾保育類野生動物,將被處以刑責或是罰金。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宜蘭刑大大隊長遭爆駐地飲酒 監視器說話了!警局持續內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