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發生率占泌尿道癌症第二位,僅次於攝護腺癌,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泌尿科醫師吳俊德指出,發生原因與抽菸、含馬兜鈴酸中草藥有很大關係,台灣南部過往烏腳病流行地區遭重金屬砷污染地下水,膀胱癌與上泌尿道尿路上皮癌發生率也明顯較高

另染髮劑常見成分「對苯二胺」(ParaPhenylenediamine,PPD),也被懷疑會致癌,吳俊德說,儘管有些染髮劑標榜不含「對苯二胺」,但還是要多注意染髮劑中其他化學成分。

此外,皮革業、染整業、石化業、聯結車和大貨車司機等,因為常會接觸、吸入化學物及揮發性物質,這些致癌物就會跑到腎臟和膀胱。

吳俊德表示,膀胱癌第一期5年存活率超過95%,第二期切除膀胱後約60到70%,第三期剩下50%,第四期則不到20%;此症早期症狀主要是無痛性血尿,發現血尿一定要找出原因,幾乎都要做膀胱鏡來確認是否膀胱癌,別自認只是結石。

如何預防膀胱癌?吳俊德建議,「多喝水、不憋尿」,有毒物質殘存在膀胱愈久愈容易致癌,多喝水可以減少有毒物質停留在身體的時間。

膀胱癌可分成表淺性和肌肉侵襲性2種,吳俊德說明,表淺性膀胱癌切除腫瘤後搭配膀胱內化學藥物灌注法,比較不會轉移;膀胱癌約有2成屬於肌肉侵襲性,65歲以下病人會手術摘除膀胱,再截取50到60公分腸子去重建新膀胱。

不過,65歲以上病人不適合複雜大手術,因高齡病人的腸道吸收、手術後併發症、營養、電解質代謝會有很大改變,因此只能保留膀胱改採化療、電療,並在病患腹部做一人工膀胱的造廔口,做日後的尿液排空之用。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大S猝逝|「流感不是感冒」差異在此 醫師:這些徵兆該赴大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