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團代表卑南族小說家巴代表示,今年收件數近700件,參加者年紀從15歲至80歲,涵蓋各年齡層,並有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來稿參賽。今年參賽作品質量兼具,題材豐富,域外作品依舊不缺席,顯示打狗鳳邑文學獎具國際性與開放性;得獎人得獎名單中有許多評審委員不曾見過的作者,題材與主題也多有新意,回應土地或社會的變化遷移,顯示出文學溝通外界的強大力量。

台語新詩組得獎者。市府提供
台語新詩組得獎者。市府提供

市縣合併後的「打狗鳳邑文學獎」至今邁入第十二年,不限國籍、主題、年齡的自由創作風氣,展現高雄文學多元廣闊的氣度。本屆獎項包括小說、散文、新詩及臺語新詩計四組文類,每組選出高雄獎一名、優選獎一名、佳作二名,共計16名得獎人;今年得獎者平均年齡在30-40歲,最年輕的得獎者小說類優選獎陳心容今年才18歲,刷新歷年紀錄,足見文學創作年輕化的趨勢。

小說組得獎者。市府提供
小說組得獎者。市府提供

陳其邁市長頒發獎座恭賀得獎人,頒獎典禮並安排臺語新詩及新詩高雄獎得主朗讀獲獎作品,其中,市長陳其邁與新詩高雄獎得主莊雅雯一同朗誦得獎作品《樹底下的蚯蚓夢見地球》,讓現場嘉賓聆聽欣賞詩的韻律美,全詩不含段落僅十三行,打破過去對首獎作品的印象,以蚯蚓的視角講述環保議題,蚯蚓之小對比地球之大,舉重若輕,令人省思。

散文組得獎者。市府提供
散文組得獎者。市府提供

陳其邁表示,文學反映人生百態,如新詩高雄獎得獎作品反映高雄環境變遷及城市發展,這些作品承載著這座城市共同的感情,是我們的無價之寶,文學迷人之處,在於以簡短文字就能產生巨大的感動力量。

新詩組得獎者。市府提供
新詩組得獎者。市府提供

得獎者名單:

小說類:高雄獎/Walice《夏日午後》、優選獎/陳心容《回家野餐》、佳作/炩《袖晴》、佳作/騙人小鬼愛阿布《嘓》

散文類:高雄獎/許恩恩《薄荷胭脂雲》、優選獎/吳妖妖《煙囪養大的》、佳作/陳榕《三O七室》、佳作/楊子霈《中年膨拱》

新詩類:高雄獎/莊雅雯《樹底下的蚯蚓夢見地球》、優選獎/馬行田《回憶錄》、佳作/劉天浩《神隱少女》、佳作/柯志遠《罈》

臺語新詩:高雄獎/林秀蓉《數念ê奏鳴曲——寄予簡吉》、優選獎/陳胤《知匪不報——替監牢內的葉石濤認罪》、佳作/黃明峯《光-高美館看黃土水作品有感》、佳作/林世明《弓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