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來旅客僅剩2% 機場最慘不到1/3店家營業

桃園市國際機場產業發產協會常務理事長詹成吉表示,感謝政府,終於盼到國門解封這一刻到來。疫情2年多來,機場消費產業以及勞工面臨史無前例的慘痛營運應屬他最了解,詹成吉感嘆的說,機場旅運量嚴重下滑只有疫情前的2%,往來的旅客沒了,機場的餐廳和消費店家全都受到影響,最嚴重時期剩不到3分之1業者開店經營。

桃園市國際機場產業發產協會常務理事詹成吉,評估國門初期開放旅客量帶來效益不如預期。施昂強攝
桃園市國際機場產業發產協會常務理事詹成吉,評估國門初期開放旅客量帶來效益不如預期。施昂強攝

如今台灣新冠疫情逐步紓緩,桃機國門即將解封,機場消費產業應該會是歡欣鼓舞,但孰不知事實上並非如此。據AC I國際協會組織統計,全球旅運量在2022年1至5月已恢復到53.9%,而桃機目前還只有3.9%。在國門解封後,桃機官方統計,旅運量至年底保守估計達350萬人次,與疫情前相比也只有7.2%,因此機場消費產業仍難以見到曙光。

機場美食街店家關燈歇業。施昂強攝
機場美食街店家關燈歇業。施昂強攝

旅運量提升還須「在機場內消費」 短時間難見曙光

詹成吉進一步解釋,以目前物價通膨及疫情影響來看,旅客的消費習慣大為改變,相較航空公司票價變貴,旅客有搭機需求還是買單,但旅客的消費能力降低也反映在機場內的相關產業,因此在年底前,真正停留在機場消費的民眾應是少之又少,解封後的短時間內還是不如外界預期美好,何時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旅運量,都還是個未知數。

邊境控管航班驟減,旅客量嚴重下滑。施昂強攝
邊境控管航班驟減,旅客量嚴重下滑。施昂強攝

詹成吉舉例,國門解禁15萬人次運量還是不足, 2年多來機場產業嚴重虧損,據他了解某業者就已經虧損ˇ37億,排名第二也虧損10多億,對於業者和勞工來說壓力很大,員工根本無法安定就業。再來是合約延長問題,期盼政府加速業者與機場公司雙方協商,以利業者國際採購與產業招商;國內某間知名藥妝店品牌, 即使知道國門即將解封,但仍不看好短期恢復旅運量,最後還是選擇在9月底結束營業。

旅客量嚴重下滑,機場免稅店的消費人潮空蕩蕩。翻攝畫面
旅客量嚴重下滑,機場免稅店的消費人潮空蕩蕩。翻攝畫面

沒人潮等於沒錢潮 這些店無一倖免

桃園機場不具名業者表示,近3年來受疫情影響,機場不只是免稅店受到嚴重衝擊,餐廳業者或販賣商品業者通通都無一倖免,國門封境剛開始,員工們個個都是在整理或盤點貨物,之後就是呈現等待客人上門,這樣的場景在疫情當下每天都重複上演,之後有業者受不了開店成本壓力,乾脆就打烊不開店,減少人力或食材成本支出。

機場免稅消費區。翻攝畫面
機場免稅消費區。翻攝畫面

也有業者考量新冠疫情需長時間抗戰,在疫情高漲又看不見解封時程下,最後乾脆退場結束營業認賠少輸;但也有業者礙於合約訂貨壓力,不得不咬牙苦撐繼續經營。這當中也有員工領得的薪水是底薪制,靠的就來往旅客消費來抽取業績獎金,機場沒了旅客消費,員工受不了領低薪且擔心染疫,也因此流失3分之1員工。

機場產業相關業者期盼,加快與國際接軌恢復人潮。翻攝畫面
機場產業相關業者期盼,加快與國際接軌恢復人潮。翻攝畫面

不少業者對於國門即將解禁感到雀躍,但初期放寬每周15萬人次,預估至2022年底出入境總人數,仍不及疫情前的10%旅客量,因此希望疫情能夠顯著恢復日常,政府有更進一步的放寬措施,才能夠與國際同步邊境接軌,才能夠吸引更多旅客來到台灣旅遊,同時也增加民眾出國旅遊的意願,早日恢復桃園機場往日榮景。

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接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新聞網粉絲團

壹蘋娛樂粉絲團

壹蘋時尚粉絲團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撿便宜|全支付新春特惠 訂必勝客、肯德基周周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