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帶領團隊進行為期一年半的突破性臨床研究。鄭孟晃攝
北榮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帶領團隊進行為期一年半的突破性臨床研究。鄭孟晃攝

癲癇發作源自於腦部不正常放電,台灣有20多萬名癲癇病人,換言之,每100人就有1名癲癇患者。三分之二癲癇病人規律服藥後甚至可以一年不發作,三分之一病人使用兩種以上藥物仍法控制就稱為「頑固型癲癇」。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帶領團隊進行為期一年半的突破性臨床研究,使用低強度聚焦式超音波脈衝技術,能無創穿顱達到調節或阻斷大腦特定區域之神經傳導訊號(如癲癇發作症狀的訊號),而不造成輻射、感染、出血和組織破壞等腦部損傷。

北榮在2020年10月順利完成第一期人體試驗,共6位頑性癲癇受試者,尤香玉表示,打完一次後觀察三天腦波訊號,兩周後再做核磁共振確認沒有對腦部造成傷害,證實其可安全地投射聚焦式超音波能量到適當的腦內位置,並獲得治療程序上的調整依據。

台北榮總領先亞洲嘗試以「低強度聚焦式超音波」進行人體試驗。鄭孟晃攝
台北榮總領先亞洲嘗試以「低強度聚焦式超音波」進行人體試驗。鄭孟晃攝
聚焦式超音波治療示範模型。北榮提供
聚焦式超音波治療示範模型。北榮提供

台北榮總以「聚焦式超音波」治療頑性癲癇患者的第一期人體試驗結果,已於今年1月發表在癲癇學界國際一流期刊「Epilepsia」。尤香玉表示,除了北榮,還有哈佛、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UCLA)在做,UCLA最先做完第一期人體試驗。

「非侵入且低能量之聚焦式超音波神經調控,將是未來治療癲癇可行的治療方式」,試驗主持人尤香玉指出,北榮團隊已經開始第二期人體試驗收案,預計收案12人,目前已經收案4人,希望能擴大受試者規模及觀察時間,來確認治療效果並作為日後治療參數的基礎。

北榮功能性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政家認為,有些病人無法確定病灶,以聚焦式超音波針對可能的病灶進行施打,若有效果,可以再評估是否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