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今天新增的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中部2歲女童,曾於今年8月中旬至北部旅遊,與先前確診的中部9歲女童分屬不同縣市、不同血清群,也沒有產生群聚情況,散發個案,很難追查感染原因。

疾管署指出,該位女童8月22日開始有發燒、腹瀉、嘔吐症狀,就醫後因再出現嚴重水瀉,8月24日再次就醫收治住院,經檢驗後確診(大腸桿菌O157:NM),目前症狀已緩解出院,將再複採追蹤健康狀況。衛生單位已匡列相關接觸者共13人,均無疑似症狀且採檢結果皆為陰性,相關疫調及防治工作持續進行中。

莊人祥進一步提到,今年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通報有「很詭異」的現象,今年目前已通報13例疑似個案,但都主要集中在7、8月,有可能是醫師警覺性比較高,但因為通報醫院也沒有很集中,所以還看不出什麼趨勢。

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自1999年來,每年通報數多在10例以上,以2013年的18例最多,但當年也僅有1人確診,至今僅4例確診,均為本土病例,包括今日公布的2歲女童、日前公布的9歲女童,以及2001年8月確診之外籍未滿10歲男童、2019年4月確診南部20多歲男性。

疾管署說明,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為食因性傳染病,致病原為大腸桿菌,人可經由接觸受感染的動物、食入受汙染食物、飲水,或經與患者直接接觸而感染。該病潛伏期約2至10天,感染初期症狀為水瀉、腹痛,病情惡化後會出現嚴重腹瀉及血便。

此外,少部分人可能會引起溶血性尿毒症候群、栓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並可能導致長期洗腎或造成死亡,病原所產生的毒素是導致腸黏膜出血及腎臟病變的主要原因。大腸桿菌血清型約100多種,較常見的血清群主要為O157,另其他血清群如O26、O45、O111、O103、O104、O121及O145等亦可能造成相同症狀的疾病。

疾管署提醒,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及飲食安全,用餐前、上完廁所或接觸動物後,應使用肥皂澈底洗手;保持使用及食用器具清潔,避免生食或飲用未經滅菌處理的乳品、果汁,才能降低感染風險,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飲食史。醫師如遇到疑似病患時,請儘速通報,並採集相關檢體送驗,及早給予病患適當治療,防範疫情擴大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