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羽奈美子命案是日本知名懸案,不僅因為線索極少,也因為高羽悟20多年來持續不懈的緝兇決心。事發至今,高羽悟仍租用位於名古屋市西區的案發公寓,為了留下證據、進行現場鑑識,甚至玄關處的血痕也保持原樣。

朝日新聞報導,愛知縣警方晚間對外說明,在長達26年的調查過程中,累計動員約10萬1000名調查員,詢問超過5000人。被以殺人嫌疑逮捕的是住在名古屋市港區、69歲的打工族安福久美子。她昨天下午獨自前往警局自首,在接受偵訊時承認犯行。警方尚未公開她自首的具體原因或經過。

警方表示,當年採集的DNA樣本與嫌疑人一致,成為逮捕的關鍵證據。

針對媒體追問「動機」、「她與受害者的關係」,警方僅回應,這是「透過現場鑑識,以及在逃跑路線周邊訪查得出的結果」,目前不便透露更多細節。

時隔26年對於辦案確實造成影響,搜查1課課長山本政明表示,經過這麼久,記憶變得模糊,相關人士高齡化,了解當年情況的搜查員也變少。

對於高羽悟長年自費租下案發公寓、保存現場。山本表示,透過保存的現場,「我們確認許多關鍵訊息,也能用於後續調查」,對此表達感謝。

高羽悟受訪表示,「嚇了一大跳,正在盡力消化這個消息」。他表示,今天中午12時30分左右,愛知縣警方聯絡他表示「有重要的事情要說」。他前往警署後,被告知警方要對嫌疑人採取逮捕行動。

安福久美子與高羽悟是高中同學,兩人還同屬軟式網球社團。他對此表示,「完全是晴天霹靂,完全想不到。不明白她的動機,希望她能說出真相」。

案發當時,高羽悟一家3口同住。1999年11月13日上午,高羽悟出門上班,妻子高羽奈美子和2歲長子留在家中。下午2時30分左右,鄰居發現高羽奈美子倒臥在家、頸部大量出血。高羽奈美子的頸部遭利器刺傷,當場身亡。長子在母親遺體旁,但未受傷。

根據玄關留下的血跡進行DNA鑑定,警方推定犯人血型疑為B型的女性。犯案當天,附近也有人目擊到一名手部受傷、年齡約40至50歲的女性在現場周邊徘徊。

2010年4月27日,日本刑事訴訟法修法通過,殺人事件的公訴時效被廢除或延長。2015年4月,愛知縣警方公開疑似犯人的肖像素描,以及根據現場腳印推算出的女鞋樣本。2020年2月,警察廳將此案列為「搜查特別報獎金」對象,提供有力線索者最高可獲得300萬日圓獎金。

事件發生後,高羽悟一度打算不再繼續租用案發公寓。然而,案發3年後,一名到現場採訪的專家看到玄關處的血痕告訴他,「這可能是犯人留下的」。

高羽悟原本以為那些是妻子的血,但警方回應,「因為是只有犯人才知道的訊息,之前沒辦法對外公開」,他首次得知玄關血跡可能屬於兇手。

他心想,「現場搞不好還藏著我不知道的重要線索」,因此決心自費持續租下公寓。26年來,累積房租已經超過2200萬日圓(約新台幣438萬元)。

他表示,「等到兇手落網後,我要親自見證現場鑑識」,這成為他保存案發現場的最大動力。此外,他也投入殺人案件遺屬團體「宙之會」,為日本在2010年取消殺人案公訴時效付出努力。(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不是北士科?輝達台灣總部未定案 黃仁勳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