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9月13日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進行反傾銷調查。外界當時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對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同日以國家安全為由,將23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的報復措施。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今天發布「關於發放相關模擬芯片(晶片)反傾銷案調查問卷的通知」,作出上述規定。
根據這項通知,本案(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進行反傾銷調查)調查問卷分為國外出口商或生產商問卷、中國國內生產者問卷、中國國內進口商問卷共3類。
通知說,外國出口商或生產商應按要求,填寫國外出口商或生產商調查問卷;中國國內生產者應當按照要求,填寫國內生產者調查問卷;中國國內進口商應當按照要求,填寫國內進口商調查問卷。
這項通知強調,「通知發出之日即為問卷發放之日」,相關利害關係方應按要求,在「問卷發放之日起37日之內如實填寫」,並提交「完整準確的答卷」。
通知揚言,若在規定期限內未能按照問卷要求提供答卷,或存在中國「反傾銷條例」第21條規定的其他情況,調查機關可根據「已經獲得的事實」和「可獲得的最佳信息」作出裁定。
這項通知要求,相關利害關係方應透過「貿易救濟調查信息化平台」提交答卷的電子版本,並根據調查機關的要求,同時提交答卷的紙質版本和光碟,且電子版本和紙質版本內容應相同,格式應保持一致。
有網友分析認為,此舉旨在反制美國對中國實施的晶片管制,若最終認定傾銷,中國有可能對廠商加徵反傾銷稅,削減美國晶片的價格優勢,也扶持中國AI晶片產業,但也有中國網友提出疑問:「這對中國業者應該是利多,怎麼股價都跳水了?」(綜合外電、中央社)

台積電安了?川普嗆聲晶片廠:不來美國就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