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富商變身「柬埔寨王」
被美國點名的主角——陳志,出生於中國福建,後取得柬埔寨公民身份。他是太子控股集團(Prince Holding Group)董事長,曾被當地媒體稱為「柬埔寨新一代財團領袖」,事業版圖橫跨房地產、金融、博弈、礦業與慈善事業,更曾在柬埔寨前總理洪森任內受封公爵頭銜。
但在美國司法部與財政部眼中,這些產業只是包裹犯罪所得的外衣。美方指控,陳志領導的太子集團實際上是一個遍布超過30個國家、超過百家企業組成的犯罪聯盟,透過詐騙、洗錢與人口販運牟取暴利,規模與影響力堪比一個「企業化的犯罪帝國」。

高牆鐵絲網後的「詐騙園區」
美方調查指出,太子集團在柬埔寨設有多處「詐騙園區」與「手機農場」(phone farms)。表面上是科技園區,實際上卻是強迫勞動的基地。受害者多為被詐騙至當地工作的外籍人士,抵達後被沒收護照、禁止外出。園區周圍設有高牆與鐵絲網,並有武裝人員巡邏,以防任何人逃離。
他們被迫每天進行長時間的電信詐騙操作,假扮投資顧問或戀愛對象向全球受害者行騙。在詐騙產業的巔峰時期,太子集團每日非法營收高達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18億元)。這些資金流入集團控制的多層帳戶與空殼公司,再藉由博弈平台、礦業投資與藝術收藏洗白,最終回流至集團與個人帳戶。

從比特幣到遊艇 藏匿黑金的手法
美國財政部與司法部的聯合行動,成功查扣太子集團名下相當於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588億元)的比特幣,成為史上最大宗與詐騙相關的加密貨幣查扣案件之一。
調查指出,太子集團善於利用虛擬貨幣混幣技術(mixing services)、匿名帳戶與跨鏈轉換,迅速轉移詐騙所得。
陳志本人則以購置私人遊艇、名錶、藝術品等方式掩飾資金來源,並涉嫌行賄官員,換取柬埔寨與東南亞多國的政治庇護。據透漏,陳志之前就有一台120呎的大型遊艇放在基隆外海做招待所。
美國司法部長邦迪(Merrick Bandy)與副部長布蘭希(Todd Blanche)在記者會中強調:「這是美國歷來最關鍵的行動之一,目標是瓦解一個建立在強迫勞動與網路詐欺上的全球犯罪帝國。」

台灣連結浮現:9家公司遭制裁
在美方公佈的制裁名單中,共有近150項制裁對象,包含3名台灣籍人士與9家台灣註冊公司。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子集團旗下的「台灣太子不動產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早期登記在台北市重慶南路,後遷至和平東路的和平大苑。與陳志有關的9家在台註冊的公司地點全在和平大苑,和平大苑在台北是政商名流最愛的豪宅之一,也因天王周杰倫豪擲6.6億購買更是聲名大噪。但誰也沒想到,這裡竟被揭出是陳志集團在台灣的登記地點。
據了解,美國制裁名單裡有9間公司都掛在和平大苑,且名字一間比一間像投資顧問或資產管理公司。外表體面、登記完整,但裡面沒有營運、沒員工、沒商品。且這些公司都跟柬埔寨的太子集團子公司有資金往來紀錄。據透露,這些公司就像漂白機,把太子集團的髒錢洗乾淨。更誇張的是,這些公司合法開戶、合法登記,一切都過台灣金管會的門檻。

跨國詐騙網的隱形結構
美國執法單位指出,太子控股的運作方式已經企業化:上層由控股公司管理資產與政治關係,中層設有技術與人力團隊,負責營運詐騙園區;底層則是被拘禁或剝削的勞工。
詐騙產業不再是零散犯罪,而是結合金融、科技與暴力的「新型產業鏈」。一位亞洲安全研究學者指出:「這是數位時代的新奴隸制度。背後是金流、權力與人命的三重結構。」
金碧輝煌的假象
從金邊的豪華辦公室,到台北的投資公司,再到網路上的虛擬貨幣地址,太子集團構築了一座跨越國界的黑金帝國。而今,這個帝國的外殼正被一層層揭開。
美方表示,將持續與亞洲各國合作,追查太子集團資金流向,並呼籲各國政府共同打擊詐騙園區與人口販運活動。
然而,對無數被困在園區內的受害者而言,真正的自由與正義,恐怕仍遙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