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會讚揚三位得主的貢獻,指出他們證明了「量子世界那種奇異的性質,可以在一個足以握在手中的系統中具體展現出來」。

克拉克在記者會上接受提問時表示,得知自己獲獎時「完全震驚」。

他說:「我們當時完全沒有意識到,這項我們在1980年代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進行的研究,竟然可能成為諾貝爾獎的基礎。」

量子力學描述物質與能量在原子尺度或更小尺度下的行為,它允許粒子穿越障礙物,這一過程被稱為「穿隧效應」(tunnelling)。

然而,當涉及較大量的粒子時,這些量子力學效應通常會變得微不足道。微觀層面成立的現象,在宏觀層面上被認為並不適用。舉例而言,一個原子可以穿過障礙,但由無數粒子組成的網球則不可能做到。

然而,這三位研究人員進行了實驗,證明量子穿隧效應也可以在宏觀尺度上被觀察到。

諾貝爾的官方X帳號說明:當你把球丟向牆壁時,你可以肯定它會彈回來。
如果球突然出現在牆的另一邊,你一定會非常驚訝。在量子力學中,這種現象被稱為「穿隧效應」,也正是這類現象讓量子力學被認為怪異且違反直覺。
202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得主克拉克、德沃雷和馬丁尼斯透過一系列實驗,展示了量子世界的奇異特性可以在一個大到能夠手持的系統中被具體觀察到。他們的超導電氣系統能像穿過牆壁一樣,從一種狀態「隧穿」到另一種狀態。他們還證明,該系統會以特定大小的能量劑量吸收和釋放能量,正如量子力學所預測的那樣。
諾貝爾的官方X帳號說明:當你把球丟向牆壁時,你可以肯定它會彈回來。 如果球突然出現在牆的另一邊,你一定會非常驚訝。在量子力學中,這種現象被稱為「穿隧效應」,也正是這類現象讓量子力學被認為怪異且違反直覺。 202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得主克拉克、德沃雷和馬丁尼斯透過一系列實驗,展示了量子世界的奇異特性可以在一個大到能夠手持的系統中被具體觀察到。他們的超導電氣系統能像穿過牆壁一樣,從一種狀態「隧穿」到另一種狀態。他們還證明,該系統會以特定大小的能量劑量吸收和釋放能量,正如量子力學所預測的那樣。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全美最富房地產大亨斷絕父子關係!不肖子詐騙逾6000萬 受害者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