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高市早苗也針對日本未來外交政策表達她的觀點。

● 妳對未來幾年的日美關係有何預期?

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基石,也是印太地區和平與繁榮的根基。

近年來,隨著中國、北韓和俄羅斯的軍事活動加劇,日本的安全環境變得日益嚴峻且複雜。在此戰略環境下,日美在安全領域的合作是日美同盟的基石。日本與美國必須緊密合作,共同應對面臨的挑戰,並提升嚇阻與應對能力。

經濟領域的合作同樣至關重要。我們將推動日美之間的投資,並促進貿易關係。關於日美就美國關稅措施的磋商,兩國已於7月達成協議。我們將與美國緊密合作,確保協議得到真誠且迅速的落實,從而實現日美雙方的成長與經濟安全。

此外,我將與美國密切配合,以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FOIP),進一步鞏固日美同盟關係。

● 妳對近期與川普政府達成的貿易與投資協議有何看法?

日本現已不僅是美國在安全領域,更是在經濟上最緊密的夥伴,這要歸功於前首相安倍晉三與川普總統過去的合作。在前首相安倍的領導下,日本對美國的投資顯著增加,自川普第一任期初期以來幾乎翻倍。

此外,根據2019年達成的「日美貿易協定」,日本每年向美國購買超過100億美元的農產品。因此,促進日美投資並發展貿易關係仍十分重要,這也是前首相安倍努力的方向。

日美兩國於今年7月達成的協議正契合此使命。透過與美國合作,徹底落實這項協議,我們將進一步鞏固日美關係,提升經濟安全,並促進經濟成長。我們將朝著日美持續共同引領全球經濟的方向邁進。

● 繼美國之後,日本政府應該將重點放在哪個國家或區域?

我不會特別點名哪個國家或區域最為重要。最重要的是不斷釐清何謂日本的國家利益,並與符合這些利益的夥伴建立戰略性合作關係。

在此基礎上,極為重要的是,我們要以日美同盟為根基,進一步深化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日美韓及日美菲夥伴關係等架構下的多邊安全合作,鞏固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些努力必須持續並擴大。我計劃以日美同盟為核心,拓展區域內的安全合作網絡。

此外,由安倍內閣於2016年提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架構,已獲美國、歐洲國家及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成員國支持。我計劃將「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作為日本外交的重要支柱,並加以發展,使其與時俱進。特別是鑑於過去10年來南方國家(Global South)的崛起日益明顯,我認為有必要採取比以往更為寬廣的視野來推動外交。

再者,關於由日本主導至今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我們將其視為在「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架構之下實現自由、公平經濟秩序的平台。我們將從更具戰略性的角度,積極爭取更多國家加入。

日本自民黨首位女性總裁高市早苗。中央社
日本自民黨首位女性總裁高市早苗。中央社

● 妳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威脅是否關乎日本的國家利益?

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當然是日本關切的議題,也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至關重要。我同時希望與中國領導人進行踏實且坦率的對話。

我們正密切關注台灣相關的最新發展,包括軍事情勢。絕對不能以武力或脅迫等方式片面改變現狀。關於台灣的議題應透過對話和平解決,我們希望這將有助於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台灣是日本極為重要的夥伴和珍貴的友人,雙方共享基本價值觀,並保持密切的經濟往來與民間交流。在遵守1972年「日中聯合公報」的前提下,我們期盼建立日本與台灣非政府機構之間的務實關係。

● 妳認為日本政府在強化國防方面,目前投入的力度是否充足?

隨著中國、北韓與俄羅斯的軍事活動加劇,我國周邊安全環境迅速惡化,當務之急是建立更強大的防衛能力,以堅決保護我國國民的生命財產,以及我國領土、領空與領海。

我們必須在各個領域推進相關工作,包括完善國內法制、投資科技以及確保國防經費。特別是,我們將透過發展距外飛彈等舉措,穩步獲取反擊能力,並應對涉及網路、太空、電磁波、人工智慧(AI)武器和無人機等新型作戰。

因此,依據2022年12月發布的3份戰略文件,我們正根據將國防開支增加到占國內生產毛額(GDP)2%的政策,穩步強化國防能力。

然而,鑑於自這3份戰略文件發布後局勢的演變,亦即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歐洲安全的衝擊;中國、俄羅斯和北韓3國加強合作,以及作戰方式的進一步改變,日本持續檢視其戰略與防衛能力至關重要。在檢視的過程中,應繼續以與盟友及志同道合國家的合作列為優先要務。

● 妳希望在未來幾年內解決日本經濟面臨的哪些挑戰?

首先,必須迅速採取對策以應對當前的高物價。我認為關鍵在於及時制定經濟對策,並迅速實施一連串能夠快速見效的政策。這些措施包括檢視汽油和輕油的臨時稅率、調整醫療和照護費用,以及增加給地方政府的撥款,用以支持薪資調漲。

然而,必須解決的更根本問題是,在低生育率和高齡化的社會中,日本的經濟成長潛力長期停滯。近年來,日本的潛在成長率僅約0.5%;相較之下,美國約為2%,歐洲約1%至1.5%,中國則約為5%。

為了恢復日本的經濟成長潛力,我們將著手建立涵蓋產業、學術界、政府和民間的多方合作機制。此舉旨在將未來風險降至最低,同時促進相關的尖端產業發展。

這項架構的核心是「危機管理投資」。這涉及國家主動向關鍵領域提供資金奧援,以將對我國的風險降至最低,包括經濟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健康與醫療安全、防災及國家安全,從而扶持相關產業。

這些領域是風險最小化的關鍵,因此也被視為具備成長潛力的產業。在這些領域中,我們計劃戰略性地運用負責任且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技術研發、資本投資與商業化等各階段給予有力支持,從而創造出危機管理與成長的良性循環。

當然,我們將持續密切關注財政紀律,首要之務是確保財政永續性。為達成此目標,我們將監控市場動向,並採取適當措施,以穩定並降低債務占GDP的比例。(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日本本州東海岸規模6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