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吳弭是波士頓市首位亞裔和女性市長,她將在11月與另一名候選人對決。其中包括同為民主黨人、非營利組織領袖喬許.克拉夫特,他的父親是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新英格蘭愛國者(New England Patriots)老闆羅伯特.克拉夫特(Robert Kraft)。


羅伯特.克拉夫特是美國總統川普的好友與鐵桿支持者。


此外,曾任學區委員的退伍軍人卡普奇(Robert Cappucci)以及社區運動人士戴羅沙(Domingos Darosa)也參選。


吳弭的聲望之所以有所提升,部分原因在於她多次為波士頓辯護,反擊來自川普政府的攻擊。川普政府成員經常在主管邊境事務的「邊境沙皇」霍曼(Tom Homan)帶頭下,指控波士頓對非法移民查緝不力,並揚言將加強逮捕力度。波士頓通常被稱為庇護城市,吳弭也多次表示,她希望波士頓成為移民友善之地。


目前,吳弭面臨的最大挑戰者是克拉夫特。克拉夫特在3位挑戰者中知名度最高,但迄今仍難以提出能引起選民共鳴勝出的競選訊息。他整個夏天都大手筆投放廣告,從波士頓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到處理毒品問題嚴重區域的做法等,對吳弭發動猛烈攻擊。


吳弭同時受益於市議會與州內多數民主黨領袖的強力支持。她也能善用市長職位展現領導力,並持續推出一系列新倡議,尤其是在住房方面。

 

吳弭的父母親都來自台灣,她則出生於芝加哥。美聯社
吳弭的父母親都來自台灣,她則出生於芝加哥。美聯社

● 吳弭聚焦住房、犯罪與氣候變遷

吳弭今天前往投票所時表示,川普政府之所以針對波士頓,是因為波士頓「代表我們民主所有美好的一切」。她說:「我們證明當人們團結在一起時,一切皆有可能;我們也證明了他們為什麼是錯的。」


吳弭經常帶著年幼的女兒一起工作,她也獲得市議會廣泛支持與多位民主黨領袖的接連背書。今年夏天,她也利用市長職位,強調自己在住房、對抗氣候變遷與降低犯罪方面的成果,並陸續推出多項相關倡議。

吳弭的競爭對手克拉夫特是富二代出身。美聯社
吳弭的競爭對手克拉夫特是富二代出身。美聯社

● 富二代克拉夫特:選舉不是民調贏就好,不是喔

同時,克拉夫特難以在辯論中發揮自己的聲音,他經常與吳弭一起批評川普政府的攻擊。在上月一場與工會鋼鐵工人的競選活動中,克拉夫特表示,川普「積極攻擊民主體制,在全國國家煽動仇恨與分裂」。


克拉夫特身兼克拉夫特家族慈善基金會(Kraft Family Philanthropies)及新英格蘭愛國者基金會(New England Patriots Foundation)負責人,但他至今仍無法提出引起選民共鳴的有力訊息。他關注的議題包括自行車道、波士頓生活成本與「美沙酮街」(Methadone Mile,又稱Mass and Cass)問題區域的遊民與藥物成癮問題等。


截至8月底,克拉夫特的競選支出達550萬美元,遠高過吳弭的110萬美元,這主要歸功於他自掏腰包投入超過500萬美元給競選團隊。


克拉夫特時而攻擊吳弭,時而將自己塑造成希望為波士頓帶來正向改變的人。


克拉夫特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表示,他與選民交流時讓他覺得,吳弭對市長寶座的掌控度未必如外界想像中的穩固。


他說:「不論走到哪裡,我自己、我們團隊,遍及這座城市各鄰里區,無論種族、社會經濟地位、族群與語言,我們都聽到同樣的心聲:覺得自己沒有被傾聽,與市長和市府團隊缺乏連結。」


他說:「一些民調顯示差距很大,但讓我告訴你:選舉不是由民調決定,而是人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又開新戰場?俄羅斯空襲烏克蘭侵犯領土 波蘭出手擊落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