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中文網28日報導,黎智英案的懸而未決,是否會被判有罪並非重點,因為香港法院對國家安全案件的定罪率接近100%。重點在於,面對外國政府壓力,中國會衡量繼續關押與釋放黎智英,何者對自身更有利。因此,黎智英的家人和支持者把獲釋的希望寄托在外交斡旋上。

報導提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本月稍早表示將竭盡全力「營救」黎智英,同時承認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恐怕不會太高興」。

華府「捍衛民主基金會」資深中國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表示,若北京採取戰略考量,釋放黎智英將成為「代價不高的善意舉動」,有助於維持與華盛頓的關係穩定。

然而到目前為止,習近平似乎沒有展現出妥協之意。中國政府很可能將黎智英作為典型案例,作為挑戰北京權威後果的警告。辛格頓預測,在川普公開表示將協助黎智英後,習近平將採取「極端路線」,將「本可解決的案件變成白宮的負擔,可能令川普難堪」。

報導說,在實務上,川普政府將貿易穩定置於人權之上。本月11日,美國與中國的貿易休戰延長了3個月,以避免緊張局勢升級。川普似乎也在試圖降低外界期待,表示他僅承諾向中方提及黎智英案情,且已履行這個承諾。

辛格頓表示,「令人遺憾的是,人權不再是雙方的核心議程。出口管制和工業競爭才是」。他還說:「黎智英的案子在道德上是很明確的,但在目前圍繞戰略技術和關稅展開的中美關係中,其政治影響力已趨邊緣化。」

黎智英被控兩項「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最高可判處終身監禁。檢方稱他是策劃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主謀」。在法庭上,檢方的重點是黎智英與美國政界人士的會面、與官員的通信,以及他在接受新聞媒體或社群媒體採訪時表達的觀點。

黎智英否認了這些指控,並在長達50多天的庭審中表示他沒有向任何海外人士尋求政治支援,只是要求他們支持香港。他的律師在結案時辯稱,支持言論自由,或向政府施加壓力希望改變政策,並非錯誤。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千億身家杜拜公主去年才「休夫」 今宣布將二婚情定美國饒舌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