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蘋新聞網 綜合報導
帶您快速了解新聞核心內容:10年前爆發的歐洲難民危機至今已經十年,許多敘利亞難民在德國建立新生活,但仍面臨結構性挑戰和外界對其去留的質疑。當年德國的「歡迎文化」虽提供了庇護,却未解決根本性问题,加上缺乏长远规划,使得右翼势力抬头,社会对难民的看法依然两极化。

重點整理如下:
  • 面對回國或留在德國的選擇,許多難民如莫達馬尼表示他們已經在德國建立了新生活,認為應有權選擇去留。
  • 德國的「歡迎文化」強調接納難民,但在醫療、居住與國家行政程序上仍有結構性歧視及其他問題。
  • 批評建議長遠規劃的缺乏,使得極右翼勢力有操作空間,社會排外程度上升。
  • 德國社會常用「成功」或「失敗」的簡單二分法看待難民問題,但這種論述容易帶著偏見。
  • 與會者對未來社會變動的憂慮,以及強調難民的人性化需求。
敘利亞少年莫達馬尼(右)與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自拍。美聯社
敘利亞少年莫達馬尼(右)與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自拍。美聯社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