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未針對內容做太多評論,他不置可否表示:「廣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做過一些我覺得很爛的廣告,結果它們變成了經典;也做過一些我覺得很棒、很有潛力的廣告,結果表現平平,所以每個人感受不同。」
至於,為什麼「席德妮史威尼有條好牛仔褲」這支廣告會引發爭議?
這支由席德妮主演的廣告在網路上已經持續引發好評與抨擊超過一周。7月23日,American Eagle 推出這支新廣告活動,品牌原本宣稱這是「回歸牛仔丹寧穿搭的基本要素」,她穿著70年代風格的喇叭褲與牛仔外套出鏡。引爆爭議的部分,是利用「genes(基因)」與「jeans(牛仔褲)」雙關語的獨白。
媒體分析指出,這則廣告的創意選擇,讓一些人認為它在宣傳優生學——一種已被否定、曾廣受白人至上主義者推崇的理論,主張透過排除被視為「不良」的特徵來改良人種。另一些人則認為,這起風波反映的是社會對女性被過度性化的反彈。
尤其是當這支廣告本應是為了提升對家庭暴力的關注——一個席德妮深具熱情倡議的議題——而且牛仔褲的全部銷售收益將捐給提供心理健康支援的慈善機構 Crisis Text Line,卻仍因內容過於性感而遭受質疑,這讓不少人更難接受。
有些人很憤怒,有些人則為這些憤怒感到憤怒。許多社群媒體用戶立刻指出廣告的用詞讓人聯想到優生學,讓他們感到不安與反感。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大家反應過度,是「覺醒左派」太敏感、太容易被觸動。
甚至連副總統范斯(J.D. Vance)最近在一場 podcast 訪談中也針對這件事發表看法。
NPR 的記者 Mia Venkat 採訪了賓州大學安南堡傳播學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院長 ,「性別吸引力能帶來銷售」這個觀念,一直是廣告界的黃金法則。史威尼在許多演出與代言中也經常以性感為視覺焦點,因此常常成為箭靶,「這是一個『注意力經濟』,而她正是焦點所在,但同時,這也是一種憤怒與仇恨可以轉化為盈利的商業模式,而這種情況我們已經見過太多次。」
在川普回應後,American Eagle 也發布聲明回應爭議,表示這項廣告「從頭到尾都只是關於牛仔褲。是她(史威尼)的牛仔褲,她的故事。我們會持續慶祝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自信地穿上 AE 牛仔褲。好的牛仔褲,每個人穿都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