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領袖之間的「死亡之握」(Death Clasp)多年來數度成為網路熱議話題,其中2017 年的一段影片顯示,兩人握手長達 29 秒。周一下午,他們首次在白宮外記者會上會面,彼此緊握雙手長達 12 秒,

兩人第二次不自然的互動,發生在川普的橢圓形辦公室內,美國總統對著馬克宏大聲說話,並將手放在對方腿上,馬克宏則迅速將這一身體接觸轉化為另一場握手。  

與馬克宏並肩而坐時,川普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將於本周或下周訪問白宮,以敲定美烏合作開發礦產協議。  

當天的第三次尷尬握手發生在記者會上,川普似乎奇怪地扭轉了馬克宏的手臂,然後兩人握拳相對觀眾。  

在此之前,克里姆林宮曾表明立場——北約成員國的任何人員都不能加入戰後和平穩定部隊。然而,川普在白宮與馬克宏會晤後表示:「我特別問過(普丁)這個問題,他對此沒有意見。」  如果俄羅斯確認這一點,這將是談判以來克里姆林宮首次做出讓步。  

川普補充道:「我認為我們可以在數周內結束這場戰爭,只要我們夠聰明。如果我們不夠聰明,戰爭將持續下去,我們將繼續失去那些年輕、美麗、原本不該死去的人。」  

馬克宏事後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馬克宏表示,他認為和平「在數周內」實現是可行的。  

馬克宏說:「我們想要和平。我認為川普總統的這一舉措非常正面。但我的訊息是,要小心,因為我們需要為烏克蘭提供實質性的支持。我認為川普總統的回歸是改變局勢的關鍵。我也認為他擁有美國的威懾力,能夠重新與俄羅斯展開對話。」  

法國方面亦表態,準備動用核武來保護歐洲。一名法國官員向《電訊報》透露,派遣配備核武的戰機前往德國,將向普丁傳遞「強烈訊號」。  

英國《每日郵報》請肢體語言專家詹姆斯(Judi James)分析兩人的握手。詹姆斯形容他倆在白宮外的握手為「死亡之握」。她表示:「在當前全球局勢下,世界的目光與命運都落在他們肩上,這場最新的握手無疑充滿了展現權力與優勢的訊號。」  

他倆最著名的一次「死亡之握」是 2017年5月,兩人在北約峰會召開前會面。當時川普與馬克宏握手之用力,以至於兩人指關節泛白,雙方的下顎也緊咬。 馬克宏當時表示,這次握手「不是偶然的」,而是一場「真相時刻」,旨在向美國總統表明,法國領袖不會被嚇倒。  

詹姆斯形容川普為「慣性權力型握手者」,他熱衷於透過「骨折式握手」和拍打動作來展現自己的領袖氣場與肢體上的主導地位。  

然而,詹姆斯認為,當兩人在川普上任期間首次會面時,馬克宏贏得了這場握手之戰。她回憶道:「他握住川普的手如此用力,以至於川普的手上清晰可見馬克宏手指的印記,持續了好幾秒鐘。」* 

談及兩人周一的最新互動,詹姆斯指出「這場握手中,兩位領袖都試圖展現自己的優勢。」她表示:「川普對馬克宏肩膀的強勢拍打是一種控制與壓制的動作,同時也帶有父權式的支配意味。」  

她補充道:「馬克宏立刻以手掌緊握川普的二頭肌來回應,這表明他並未被川普的領袖姿態嚇倒。兩人隨後進行了一場死亡之握,以強而有力的方式緊握對方的手。」  

她繼續分析:「馬克宏用左手拍在握手處,以此展現主導權,接著施展了川普的招牌動作——握手猛拉(Shake and Yank),這是一種突然而且相對激烈的拉扯,可以向前或向後拉動對方,使其失去平衡,從而削弱對手的穩定性。當兩人轉向鏡頭時,川普依舊緊握著馬克宏的手,迫使這場握手持續數秒,甚至比正常情況多了幾次來回。從畫面中可以看出,這種緊握更像是一場較勁,而非單純的互相尊重。」

隨著川普預計於周四接待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詹姆斯認為後者應該事先研究川普的「權力遊戲式肢體語言」。

外界緊盯馬克宏(左)與川普的握手動作。路透
外界緊盯馬克宏(左)與川普的握手動作。路透
川普(右)與馬克宏針對俄烏戰爭問題會談。路透
川普(右)與馬克宏針對俄烏戰爭問題會談。路透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中國復旦大學研究員「一字不漏」抄襲台灣論文 校方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