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除了面臨川普加徵關稅,也因汽車問題與歐洲發生爭端,導致中國本土與外資企業醞釀產線外移。根據《金融時報》,蘋果正積極在印度建立供應鏈,而供應商鴻海把設備移往印度時,卻遭到中國阻撓,中國籍主管等人員也因技術性問題難以動身前往。
報導引述台灣電子廠主管說法表示,部分設備從中國前往印度時遭遇困難,不過對東南亞的運輸正常。
印度官員指出,中國利用清關延誤,阻礙零組件和設備流入印度,「電子業供應鏈已接獲通知,不要在印度建立製造和組裝業務」。
美國科技媒體《Rest of World》報導,據稱鴻海已停止派遣中國工人到印度工廠,關鍵製造設備運往印度也受到延宕。
《金融時報》指出,這幾個月北京當局加強部分工程師與設備離境的限制,還祭出新出口管制保留關鍵電池技術,另對關鍵礦物的處理技術加以限制。
分析家表示,北京採取的新策略,就是它曾痛批不公平的西方技術轉移限制,而且似乎特別針對印度,部分中國企業指東南亞和中東的計畫未受影響。
根據中央社,北京對重要技術的正式出口管制愈來愈多,適用全球各國。例如中國商務部1月提出管制措施,要限制鋰開採及先進電池原料生產相關技術出口;中國在這兩個領域都位居領先地位。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https://static.nextapple.tw/web/layout/img/clicktonext.png)
iOS 18.4要來了!中文AI終於登場 「台灣果粉恐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