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如果富人去世,遺產淨值的40%應用於繳稅。報導指出,黃仁勳所採用的「財富遮蔽策略」在最富有的群體中已經無處不在。據《紐時》對證券披露文件的分析,黑石集團的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Meta的薩克柏以及谷歌、Coinbase、禮來、萬事達、AMD等企業的高管,都在將億萬財富轉化成金融工具,以規避聯邦遺產稅。

報導指出,儘管美國極富階層的財富增長了大約3倍,美國的稅收自2000年以來幾乎沒改變過。按照這樣的增幅,去年可徵得的遺產稅本應在大約1200億美元。然而實際所得只是這個數字的約四分之一。

當然,黃仁勳的避稅方式完全合法,《紐時》分析,透過黃仁勳的避稅,外界可了解極富階層如何操控美國稅收系統,令其符合自己的利益。他的策略並沒得到國會的明確授權,而是由一些頂尖律師謀劃而成,他們利用了鮮有人知的聯邦監管規則、有狹窄界定的法庭判決,以及國稅局就個別案例發布的裁定。隨著這類策略的普及,它們實際已成為法律。

路易斯克拉克法學院教授傑克博格丹斯基告訴《紐時》:「你擁有一支訓練有素、聰明絕頂的團隊,他們整天坐在那裡,一小時收費1000美元,就負責想出擋掉這筆稅的辦法,就別指望國會裡的什麼人能攔住他們了。

紐約大學稅法教授丹尼爾亨梅爾說,透過使用複雜的信託和其它避稅策略,最富有的美國人能在不交遺產稅的情況下每年傳下大約2000億美元。

報導還提到,億萬富翁把避稅當成一種樂趣。前高盛銀行高管、總統當選人川普上一個任期的首席經濟顧問科恩曾打趣說,「傻子才交遺產稅」。

2012年,黃仁勳與妻子洛麗(Lori),首次開始了為規避遺產稅而進行的財富遮蔽操作。從他的證券披露文件可以看到,他們開設了一種名為「不可撤銷信託」的金融工具,將584,000股輝達股票轉入其中。這筆股份價值大約700萬美元,但最終能規避的稅金將是這個數字的幾倍。

黃仁勳夫婦是援用1995年立下的一項先例,當時國稅局認可了一項操作,該操作被稅務專業人士親切地稱為「我中意」(I Dig It。這個別稱是從其中所涉金融工具類型的名稱變化而來,即「故意缺陷授予人信託」。)(Intentionally defective grantor trust的首字母縮寫為IDGT,音近I Dig It。)

「我中意」的妙處之一是不但可以規避遺產稅,還可以大幅規避聯邦饋贈稅。該稅項適用於億萬富翁在世時贈予繼承人的資產,本質上是做為遺產稅補漏的作用,否則富人就可以在活著的時候把錢全給出去,從而避開遺產稅。

黃仁勳2012年轉入他信託基金的股票價值700萬美元,如今價值超過30億美元。如果這些股份直接傳給黃仁勳的繼承人,他們將被徵收40%的稅——遠超10億美元。然而現在的稅款可能最多就幾十萬美元。

證券報備文件顯示,2016年,黃家設立了幾家被稱為授予人保留年金信託(簡稱GRAT)的投資工具。2016年,黃仁勳和妻子將300多萬股輝達股票投入了他們的四個新GRAT之中。這些股票價值約1億美元。如果這些資產的價值上升,他們的兩個成年子女將獲得一筆免稅的橫財,兩人都在輝達工作。事情果然就是這樣發展的。數據公司Equilar為時報整理的證券文件顯示,這些股票目前價值超過150億美元。這意味著黃家可以避免繳納大約60億美元的遺產稅。

如果黃家的信託公司出售他們的股票,那將產生一筆巨額的資本利得稅——根據輝達目前的股價計算,將超過40億美元。黃氏夫婦可以代表信託基金支付這筆費用,而不會將其計入對繼承人的應稅贈與。從2007年開始,黃仁勳採用了另一種方法,可以進一步減少家族的遺產稅。這一策略包括利用他和他妻子的慈善基金會。

黃仁勳和他的「仁勳與洛麗黃基金會(Jen Hsun & Lori Huang Foundation )」捐贈的輝達股票,在捐贈時價值約3.3億美元。這樣的捐贈是免稅的,這意味著它們減少了黃氏夫婦在捐贈當年的所得稅帳單。

基金會每年必須向慈善機構捐出其總資產至少5%。但黃家的基金會和許多億萬富翁的基金會一樣,透過向所謂的捐贈者建議基金大量捐款來滿足這一要求。

這些基金是捐助者控制的資金池,其用途是有限的。購買汽車或度假屋之類是不允許的。但是,一個基金可以投資捐贈者的朋友經營的企業,或者捐出足夠的資金,為捐贈人子女希望就讀的大學建造一座命名大樓。

稅法中有一個漏洞:捐贈者建議基金無需向慈善組織實際捐贈任何資金。

當捐贈人去世時,基金的控制權可以傳給他的繼承人,而不會產生任何遺產稅。近年來,黃仁勳的基金84%的捐款都捐給了他們的捐贈者建議基金,基金名為GeForce,顯然是向輝達遊戲晶片的名字致敬。黃仁勳夫婦捐贈的輝達股票如今價值約20億美元。

該基金還會帶來一個好處。按照輝達目前的股價計算,對該基金的捐贈,使得黃仁勳最終的遺產稅減少了約8億美元。

輝達發言人拒絕就黃仁勳的稅務策略細節發表回應。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日本流感疫情嚴重 2024年最後一周通報逾31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