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登陸80週年紀念活動今天登場,美國總統拜登等元首齊聚,因國際局勢升溫格外受矚。評論指出,歐洲與印太議題正趨同。拜登此行意在強調抵抗獨裁者,盼與法國深化跨大西洋和印太合作。


中央社報導,諾曼第(Normandie)登陸80週年紀念活動6日正式登場,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5日上午抵達法國,以會見二戰老兵揭開國是訪問序幕。


各國政要與老兵6日將齊聚法國西北部的諾曼第。1944年6月6日,盟軍以近16萬兵力發動諾曼第登陸,全面反攻納粹德國。


除紀念歷史的重要意義外,各界同樣聚焦籠罩歐陸的地緣政治衝突,尤其是俄烏戰爭。法國政府日前證實,二戰盟友俄羅斯因攻打烏克蘭而未受邀出席;烏克蘭則因對抗極權攻勢成為座上賓。


日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上將矛頭指向北京,表示中國正在阻止其他國家參加15日至16日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認為中國已成為俄羅斯手中的工具。


由於拜登已表示不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因此澤倫斯基與拜登勢必在法國會面。據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拜登「在諾曼第時將有機會與澤倫斯基討論烏克蘭現況,及如何深化對烏克蘭的支援」。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將於7日於巴黎會見澤倫斯基,後者也受邀在國民議會發表演說。


有分析指出,澤倫斯基作為非印太國家卻受邀出席香格里拉對話,以及在質疑中國後,隨即訪法與美、法等國元首會面並強化結盟,皆凸顯歐洲與亞洲地緣政治議題正逐漸匯流、趨同。


外交國防新聞媒體Defense News日前分析指出,近年來,香格里拉對話上的歐洲官員越來越多,不僅因俄烏戰爭,也如法國防長勒克努(Sebastien Lecornu)所言,「你們(印太)的議題也是我們的」。


除法國在印太加強部署、多邊聯訓軍演外,荷蘭與德國也在印太地區部署船艦。荷蘭皇家海軍七省級「特羅姆普號」巡防艦更在香格里拉對話前穿越台灣海峽,表明自由航行權。英國作為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的一員,也正強化投入印太。


Defense News引述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歐洲已意識到儘管台灣海峽與歐洲間的地理距離,戰爭對歐洲經濟的衝擊仍將十分巨大」。


同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香格里拉對話中提及「印太新趨同」(New Convergence),連結亞洲和歐洲的利益與價值,並劍指中國。


許多印太國家也在歐洲看到國家利益。日本、澳洲、南韓等國都在俄烏戰爭中站隊烏克蘭,無論是透過援助、制裁或提供裝備。部分分析家也將台灣與中國關係與俄烏戰爭連結,擔憂恐怕預示著中國對台攻擊。


香格里拉對話前才率團訪台的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昆斯(Chris Coons)在一個專訪中表示,無論對俄烏立場如何,「俄烏戰爭是我們在台所有會面的交流議題」。


對入主白宮後首次出訪法國的拜登而言也是如此。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3日在訪法簡報中多次提及印太,指出美國擁有眾多盟友,7個同盟協議中有5個在太平洋地區,也正強化對菲、日、韓、澳、印等國的合作關係。


柯比表示,拜登將在訪程中「強調跨大西洋關係的力量與重要性,這將深化印太合作」,再次凸顯歐洲與印太議題的匯流。據白宮簡報,拜登和馬克宏將於8日會面後,宣布在「印太地區、能源轉型與核能」上的合作。


拜登7日將在諾曼第的赫克角(Pointe du Hoc)發表演說,談捍衛自由與民主,以及挺身抵抗獨裁者的重要性。法媒重點週刊(Le Point)分析,「這些言論反映了拜登對烏克蘭面對俄羅斯的支持,或面對中國的角力」。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百歲諾曼第登陸老兵看著當初犧牲戰友的墓碑。美聯社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百歲諾曼第登陸老兵看著當初犧牲戰友的墓碑。美聯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登船傷人奪槍!中國海警揮舞斧頭打砸搶畫面曝光 菲律賓控:海盜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