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般從4月開始進入夏季,持續到6月至7月,其中又以5月至6月最炎熱,還不時有熱浪來襲,氣溫動輒超過攝氏40度,甚至直逼50度,不小心就會中暑。
在這樣的環境下,印度古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發現許多抗暑撇步,直到今天,古人的智慧仍然受到廣泛應用。
古印度的統治者發現,水的流動有助降低室溫,因此在城堡內興建許多水道,安放水箱。
德里一座小村莊的村長譚瓦爾(Sonu Tanwar)受訪時時說,檸檬水和薄荷水有消暑作用,印度人夏天很喜歡喝。如果家中沒有電冰箱,只要把水或飲料放進陶瓦罐中,數小時後就會變涼,因此陶瓦罐是每一個印度家庭的必備器具。
這座村子裡幾乎沒有冷氣機,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售價低廉又不耗電的「稻草涼風機」。
拆開後可以看到,涼風機的三面外殼鋪滿稻草,底部有一個蓄水箱,小水汞抽水淋濕稻草,外面的熱空氣經過稻草後降溫,再由涼風機前面的風扇吹出,室內的溫度就比戶外清涼許多。
同樣是利用蒸發冷卻原理,在德里衛星城市諾伊達(Noida),有一家新創公司專注於應用土陶管來降低室內溫度,平均可降溫7度,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甚至可降14度之多。
公司創辦人席里普拉普(Monish Siripurapu)說明,他們用土陶管集成一面牆,再以灑水系統把土陶管澆濕,土陶管吸水後就能讓通過的熱空氣有效降溫,靈感是來自蜂窩。
這項設計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的獎勵,印度一些學校、公廁及機場已採用這個設計。
在土陶管應用成功後,這家公司開始研發更具時尚感的土陶瓦門簾,透過在「瓦腹」注水的方式,為周邊空氣降溫,而溢出的水則經由循環系統回收再使用。
炎炎夏日,喝杯冰涼的果汁也是一大享受。德里街頭的果汁攤雖然沒有冷藏設備,但現榨的果汁涓涓流過下方的大冰塊,一樣冰涼、一樣消暑。
對許多印度人而言,就算沒有冷氣和冰箱,還是可以用節能且永續的方法,度過一個清涼的夏天。(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