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報導,貨運市場分析平台Xeneta分析貨櫃航運資料供應商貨櫃貿易統計(Container Trade Statistics)的數字顯示,從中國運往墨西哥的20英尺貨櫃數從2022年頭3季的68萬9000只增至去年同期的88萬1000只,這是能夠取得資料的最新一段期間。
與此同時,墨西哥去年取代中國,成為美國進口貨品最大來源國,而且進入美國的跨境卡車運輸持續迅速增加。
全球供應鏈受到諸如中國等地緣政治對手主宰,從白色家電到電動車的製造能力讓中國在各種商品供應上表現出色。儘管華府正採取積極行動遏制美國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上述數據適足以凸顯拜登政府面臨的難題。
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前首席經濟學家布魯克斯(Robin Brooks)表示:「美國是全球最大商品消費國,中國則是全球最大商品生產國。不管怎樣,這兩股力量必須相互融合。」
美國採取行動重新調整供應鏈以擺脫中國。川普任內對中國發起貿易戰,2018年對中國課徵高關稅的同時,美國也開始認真推動重建製造能力。
受關稅影響的結果,直接來自中國的貨物在美國進口品占比從2017年的超過20%,降至目前的不到15%。
然而,本來直接從中國輸出的部分商品還是可以從墨西哥進入美國,不必課徵相同的高關稅。
Xeneta首席產品和數據主管德塔克(Erik Devetak)說:「對政治人物而言減少對中國依賴這句話只是個簡單的口號,但現實情況卻大相徑庭。」
他並表示,全球製造業真正重新調整將是「一個龐大工程,需要多年時間和巨大投資和國家干預,才能夠實現」。
中國讓可能最終進入美國的商品先出口到第三國的作法,墨西哥並非唯一受益者。
布魯克斯表示,北京也與諸如越南、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國存在貿易順差,而這些國家與美國間的貿易順差不斷擴大,意味中國製造商繼續從美國消費者對其商品的需求中受益。
報導指出,中國汽車製造商看起來好像特別受益。
智庫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霍夫鮑爾(Gary Hufbauer)表示,多年前為美墨中制定的規則,已因中國崛起成為汽車製造強國而遭到取代,給了中國企業避開關稅的途徑。
他表示,美國很可能會「推動制定新的和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則」。(中央社)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