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賣新聞報導,首次當選總統的賴清德考慮到來自中國的壓力日益增加,可能會計劃與美國、日本加強合作來應對,但中國也會保持強硬態度,這恐導致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安全保障環境更加嚴峻。

報導指出,總統蔡英文考慮到美國,希望避免與中國發生摩擦而調整對中國態度。賴清德去年8月訪美期間也對美國媒體表示,將深化民主,繼續與國際社會合作,相信美國會持續支持台灣「繼續往民主這條路上走」,強調重視與美國關係。

報導說,賴清德在這次選戰中封印了會讓台灣內外感到警戒的「獨立色彩」,選擇繼承總統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路線」。不過,中國對於賴清德的戒心比起對蔡總統更強,賴清德恐難打破兩岸僵局。

讀賣的「社說」(社論)表示,台灣選民選擇了繼續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的現任政權路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政權應該尊重台灣民意,克制對台武力壓迫的言行。

社論並表示,中國把賴清德視為「獨立派」加以敵視,但越是對新政權施以威嚇,更會加速台灣民眾想要「遠離中國」。習近平政權應該意識到這種狀況不符合中國利益,應與台灣展開對話。中台對立激化,不僅導致區域不穩定,也對日美不利,日本和美國需要敦促賴清德避免兩岸緊張局勢升級。

朝日新聞的「視點」指出,台灣社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人減少至2.5%,絕大多數民眾自認是「台灣人」,也就是大多數民眾認為台灣已經事實上獨立,不希望和中國統一。因此,選民在這次選舉重視經濟政策、聚焦生活議題,導致選票流向主張「討論獨立或統一沒意義」的民眾黨。

報導並稱,台灣選民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有能包容多元意見的民主主義與國際社會的支持。台灣民眾知道,無論誰當總統都不能違背民意,採取行動破壞中台現狀。(中央社)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