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組織中國勞工通訊(China Labour Bulletin, CLB)總部設於香港,追蹤中國各地工人集體行動與安全事故。

24日查閱中國勞工通訊統計資料可發現,今年上半年勞資糾紛、工人維權等案例達699件,較去年同期增加205件;今年7至11月,相關案例數為933件,10月單月高達226件。今年1至11月累計案例1632件,較去年同期激增889件、增幅119.6%。

中國勞工通訊分析說,全球經濟受到疫情影響衰退,海外訂單減少導致中國沿海省份製造業陷倒閉潮,激發工人抗議活動;情況到了下半年愈加嚴重。工人維權案例在每個省市都有個案,廣東省為最多省份;在今年維權案例中,建築業、製造業相關類型占大多數。

「美國之音」今天報導,中國經濟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後沒有明顯好轉,持續受到經濟成長放緩、房地產市場低迷、外國投資下降、青年失業率飆高等打擊。一些企業經營困難或倒閉,導致工人被苛扣、拖欠薪資等情況嚴重,勞資衝突、維權案例明顯增加。

有些企業在今年10月左右即讓員工提前放假。廣東省佛山市大瀝川通鋼化玻璃有限公司在12月4日發出員工通知表示「由於經濟低迷,市場需求持續下滑」,決定12月11日起讓員工放假,直至明年3月11日才復工;是否真能如期復工則是問號。

「美國之音」報導引述中國時事觀察員王劍的評論指出,中國工人普遍收入低,難有多餘的錢儲蓄,必須每個月拿薪才可維持開支,拿不到錢就會抗議,那些「放長假」的員工很可能會由於薪資、失業等問題也走上維權之路。

中國勞工通訊研究員周艾丹分析,工人維權個案量在過去3年疫情期間屢創新低,封城等防疫政策導致失業,工人仍可體諒這不是企業、老闆的問題,可改從事快遞工作或到方倉醫院上臨時班暫時解決失業問題;疫情結束後,卻因訂單大幅減少導致欠薪情況愈來愈嚴重,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周艾丹指出,工會跟政府部門未能代表工人,廠內工會沒有運作,工人不能經常地監察工廠運作,所以爆發問題時,已達難以收拾地步。老闆積欠5至6個月薪資發不出來,工會、政府也難以介入,只能要求資方承諾加薪或交待何時能還清欠薪。

中國今年的勞資糾紛、工人維權案例多與建築業、製造業有關,服務業相較少很多,薪資積欠問題沒那麼地嚴重和普遍,不過仍有其他問題。

山東省外賣快遞員孫富貴對於職安和薪資過低等問題感到憂慮。他說,外送是趕時間的行業,容易遇上交通事故、闖紅燈違規等;另外,薪資實在太低,一單外送平均僅賺人民幣3元(約新台幣13元)。

孫富貴說,外送入行門檻低,愈來愈多人加入,訂單卻由於經濟不景氣不斷地減少,如果外送行業也出現欠薪問題,外送員也會參與維權運動。

中國政府長期以來極力維持社會穩定,對於群眾運動和維權運動一向採取打壓態度。

王劍認為,維權案例太多,倘若政府大力鎮壓,工人一旦翻臉,政府也很難處理;現在地方政府土地賣不出去、財政困難,連警察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政府氣焰沒有過去那麼囂張了;今年也有公務員維權運動,這對中國政府來說是嚴重的管治危機。

周艾丹剖析,工人維權案例太多,每個星期、每個區都有2至3例,大部分是小規模、不足100人參與,未能引起社會關注,政府也無法逐一處理;除非事件發展為大規模堵路,引起關注又影響到其他民眾,政府才會在最嚴重的情況下進行打壓。(中央社)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135元就能吃到飽!中國「窮鬼套餐」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