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昨天「2023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記者會」上,付凌暉否認中國正在經歷通貨緊縮,並稱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最主要的特徵是物價普遍下跌,人們需求不足、收入降低影響消費意願等。從宏觀角度來看,它的殺傷力在於,既然貨品和服務都會越來越便宜,能延遲消費就延遲消費。而所有既存的債務會被放大,年輕人也不敢預期自己的薪水能不斷爬升。簡而言之,經濟走向衰退。

按照狹義的經濟學定義,連續3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都是負成長才算是通縮。中國3月份CPI年增0.7%,月減0.3個百分點,並且是2021年9月以來最低漲幅。儘管CPI年增率還是正的,但低於預期,而且被視作CPI先行指數的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已經是年減2.5%。

中國「2023春季廣交會,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4月在廣州舉行。新華社
中國「2023春季廣交會,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4月在廣州舉行。新華社

中國的CPI漲幅幾近停滯,是否有通縮的風險?面對新聞發布會上外媒的提問,付凌暉說:「總的來看,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縮」,並解釋食品價格下跌有季節性因素、汽車價格下降是受到補貼政策影響,以及去年同期受疫情和地緣政治影響價格基數比較高等。

不過,3月份廣義貨幣(M2)餘額人民幣281.46兆元(約新台幣1238兆元),年增12.7%,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顯然,政府發行了很多貨幣,卻帶動不了消費、拉動不了經濟,「錢到哪裡去了?」成了各方探究的問題。

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撰文指出,今年以來,政府對經濟的刺激力度很大,但鉅額的銀行中長期貸款主要流向國企和地方融資平台,除了帶動基礎設施建設,也有相當一部分被用於置換到期地方債;民間消費信心依然低迷,民企投資意願不強。

18日開始的「上海車展」,媒體拍攝一輛賓士EQG概念車。新華社
18日開始的「上海車展」,媒體拍攝一輛賓士EQG概念車。新華社

有分析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振興的重點不在於強力刺激,而是要提振微觀主體的信心。

為什麼沒有信心?為什麼不敢消費以至於居民儲蓄率仍居高?一名甫從長三角一帶城市返台的電子業高層的觀察或許能說明一些問題。

他說,多次往返兩岸,這次前所未有感受到中國經濟低迷和民眾的不安。裁員消息不斷,青年人擔心找不到工作,中年人害怕中年失業後不再有好的工作機會。「打個比喻,產能100,降到60到70可能是景氣循環的問題,現在是降到40,而且知道損失的60中,有一半是永遠回不來的」。

在美中對立下,產業線外移、供應鏈壁壘逐漸成形,中國顯然很難維持住經濟動能。

廣西南寧的農產市場。新華社
廣西南寧的農產市場。新華社

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一邊走訪北京上海見中國政府高層,另一邊,蘋果也持續出走中國,旗下的代工廠正在增加對越南、泰國和印度的設廠投資。數以萬計在中國廠上班的工程師和中階幹部,都可能面臨「不去東南亞就沒工作」的情況。

在影音平台及多個自媒體上,2、3月份有些社群帳號發布的影片顯示,位於深圳的富士康廠區出現了一批批來受訓的印度人。當地人看到這些「外勞」的心情很複雜,因為代表了他們接下來將去生產那些移出中國的訂單。

中國國務院昨天舉辦「2023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記者會」。新華社
中國國務院昨天舉辦「2023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記者會」。新華社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中國政府不曾針對受影響族群發放現金補貼,民眾靠平日儲蓄度過難關。高盛(Goldman Sachs)曾估計,這推動了中國家庭2022年的儲蓄率上升至33%的多年高點。3年過去,不但很多家庭沒錢了,面對不確定的工作和不確定的未來,中國人只有再次捂緊荷包。

中國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是4.5%,官方形容是「開門紅」。儘管3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大幅反彈,但瑞銀董事總經理汪濤分析,第一季居民儲蓄率僅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說明消費者情緒仍較謹慎;付凌暉18日在發布會上坦言,居民消費意願有待進一步提升,「下階段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中央社)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中國「雙減」禁學生補習 31歲教育業青年失業拒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