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國際貿易委員會周四和周五分別安排討論歐盟與中國、台灣的貿易關係。在周四的對中貿易討論中,應邀分享觀察的榮鼎諮詢公司(Rhodium)兼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研究員巴爾金(Noah Barkin)分析,歐洲企業在中國新投資案家數減少、考慮撤出家數增加的現象,來自4個破壞性原因,並衍生出3個趨勢。
他指出,最大原因來自中國政府對疫情封控,目前政策雖似有放鬆,但「不要錯誤期望數個月內會像其他國家那樣解封,甚至有人評估明年內都不會(完全解封)」。
第2個破壞歐洲企業在中國經營環境的因素是地緣政治緊張,他認為這主要來自北京的行為,次為美國相應的制裁政策,而俄烏戰爭的教訓也讓企業重新考量中國與台灣衝突的影響。
第3是中國政治化的經營環境在國家主席習近平任內更加深。最後則是中國的整體經濟前景,除了受到前述3因素拖累,還有一胎化政策後果等其他結構性問題。
巴爾金強調,雖然中國市場規模仍大到不可忽視,但歐洲企業已被迫要思考長期性的問題:「如何在中國持續發展而不失去獨立性,是所有歐洲企業現在需要思考的事……許多我們認為不合理的事,在習近平的立場看來非常合理。」
他觀察歐洲企業對中國布局有3個趨勢,首先是「in China,for China」,也就是把在中國的生產、銷售、服務與其他市場切開、脫鉤,包括用更多中國員工取代外派他國員工到中國。這將使短期和中期歐洲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FDI)增加,而歐洲企業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將會減少。
其次是將投資布局從中國分散到其他市場,例如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這自2020年疫情開始後就出現,未來將加速。他並表示許多企業是同步進行在地化與分散化這2個做法。
另一趨勢則是未來歐洲企業對中國的投資將更集中在大型企業,巴爾金與團隊在榮鼎9月公布的報告已發現,歐洲在中國的前10大企業就占了所有歐洲對中國FDI的80%,這個趨勢將持續,也代表歐洲中小企業在中國生存會愈來愈困難。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出席代表則回應,歐盟已有措施協助中小企業分散布局和強化供應鏈韌性,同時對中國除了尋求交往協商,歐盟也有單方面工具可以因應中國政府破壞市場公平競爭,例如不久前立法針對外國強迫勞動的產品可禁止進口。(中央社)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