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東北部貝卡山谷(Bekaa Valley)有一處番紅花田,由同為建築師的卡蘭(Karl Karam)與法拉(Jihad Farah)共同帶領當地居民一起打理耕種。
番紅花是古老的香料之一,歷史可追溯至西亞西元前七世紀的亞述帝國。除了入菜,番紅花也是藥材,還能製成美容用品,原料來自於花朵雌蕊的柱頭,非常嬌貴,而且只能在日出花朵枯萎之前以人工摘採,乾燥後依照不同等級分類販售。
番紅花用途廣,一年一產且生長期短,收成分類仰賴人工,身價媲美黃金,博得「紅金」(red gold)的名號。全球產量以伊朗居冠。
番紅花是古老的香料之一,除了用作香料,番紅花也是藥材,還能製成美容用品。大約5萬枚番紅花的柱頭能製成的番紅花香料僅約100克,每一朵紫色的番紅花只有3根柱頭,因此這種香料身價高昂。零售端售價均以每公克計,例如電商平台iHerb某個品牌的有機番紅花香料,每1公克要價台幣516元。
35歲的卡蘭說,靠番紅花生財的點子早在2017年就萌芽,2020年全國已開始承受經濟崩盤帶來的各式惡果,他與法拉決定要想辦法在黎巴嫩生存下去,用不同的方式對付這場經濟災難。
兩人對於農業實務並不熟悉,「我們沒聽說過有誰在種番紅花,所以把種植也納入這個夢想的一環」。他們希望把番紅花當成黎巴嫩境內新的栽種作物,而非僅僅只是為了度過難關的替代選項。
卡蘭的朋友提供了1公頃土地給他們耕種。卡蘭與法拉先找了幾個社區合作,讓社區民眾成為創業夥伴,「我們需要的資源不多,水不是問題,只要找一片地讓大家耕作就夠了,而且培育、收成過程不難,婦女也可以加入」。
在當地婦女的協助之下,農田欣欣向榮,除了摘採花柱,分類、晾乾也都以純手工仔細處理,以免影響產品的品質。
法拉說,國家經濟危機持續未解,農業也許會是一條生路。他們之所以選擇番紅花耕作,就是因為這片土地能孕育番紅花這種作物,而且品質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
法拉表示,在黎巴嫩的農田,番紅花是嶄新的面孔,「多年來人們總說黎巴嫩這裡長不出番紅花,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我們研究發現,我們不但種得出番紅花,還能生產極高品質的番紅花香料。這在實驗室已經得到證明,而且今年也是第二年有產量了」
法拉還說,他曾走訪全球50多國,卻沒想到自己成了番紅花農夫,與農民一同下田摘採番紅花、分類珍貴的柱頭,他滿心希望能靠這種產品身價不斐的作物幫助國家惡化不已的經濟頹勢:「以前我們有過好日子。我很愛這個國家,我愛黎巴嫩,我真心想要留下來。」
壹蘋大選互動網 ★快點來看!11/26九合一大選最新開票動態攏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