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官網4日公布今年度物理獎得主,由75歲法國學者阿斯佩、79歲美國學者克勞澤和77歲奧地利學者塞林格3人共同獲獎,以表彰他們「對量子纏結(或稱量子糾纏)的實驗,確立了違反貝爾不等式(又稱貝爾定理)的結果,並在量子資訊科學扮演先驅角色」,他們的研究成果,替以量子資訊為基礎的技術開闢了新的道路。
路透社報導,3名物理獎得主針對次原子粒子(subatomic particle)行為的研究,在量子運作機制領域取得多項進展,為超級電腦、加密通訊開啟了研究之門。
許多應用依賴於量子力學如何允許兩個或多個粒子以共享狀態存在,無論相距多遠。這就是量子糾纏(entanglement)。自從該理論提出以來,一直是量子力學中爭論最多的元素之一。
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說明,這3名科學家利用創新的實驗,展現了研究和控制處於糾纏狀態粒子的潛力。糾纏中的一對粒子,就算是相隔遙遠、無法互相產生影響,在此情境之下,其中一顆粒子發生的情況,也能夠決定另一顆粒子會發生什麼情況。
諾貝爾指出,今年物理學獎得主對實驗工具的開發,為量子技術的新時代奠定了基礎。而能夠操縱和管理量子狀態及其所有屬性層,使我們能夠獲得具有意想不到潛力的工具。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今年得主的實驗推動了進一步的基礎研究,並可能為新的實用技術掃清障礙。瑞典皇家科學院在聲明中說:「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大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量子網路和安全的量子加密通信。」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自本周一(10/3)起依序揭曉,3日已公布生物醫學,由瑞典生物學家、進化遺傳學權威帕博(Svante Pääbo)獨得。
今起陸續再公布物理、化學、文學、和平獎以及經濟學獎得主。每獎項的得主除了獲得證書與獎牌,還將獲得1千萬瑞典克朗(約2868萬元台幣)的鉅額獎金。
發稿時間:17:52 更新:新增內容
★相關新聞: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