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oto2組別,地主車手 Senna Agius(Kalex) 在家鄉觀眾面前展現完美表現,全程穩定領跑,最終以領先姿態摘下勝利,為澳洲車迷帶來最熱血的結局。緊追在後的分別是同樣駕駛Kalex賽車的 David Alonso 以及從桿位起跑的 Diogo Moreira,三人之間的差距微乎其微,也讓比賽張力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所有Moto2車手都使用 SC1軟質前胎 搭配 開發款D0922規格中性後胎——這是本站輪胎配置中最軟、也最具抓地力的一組搭配。倍耐力針對這組胎體結構進行優化,讓車手能在高強度煞車與長時間傾角中維持穩定支撐,而結果也證明這項改良奏效:Agius全程節奏穩定,整體比去年快了將近9秒,平均每圈提升約0.4秒,並由第八名完賽的 Albert Arenas 在第二圈刷出 1'30.253 的全新正賽最速圈紀錄。

Moto3新科世界冠軍José Antonio Rueda(KTM)再度發揮冠軍氣勢,從起跑便穩定掌控比賽節奏,最終拿下本季第十場勝利。倍耐力提供
Moto3新科世界冠軍José Antonio Rueda(KTM)再度發揮冠軍氣勢,從起跑便穩定掌控比賽節奏,最終拿下本季第十場勝利。倍耐力提供

在Moto3級別,新科世界冠軍 José Antonio Rueda(KTM) 再度發揮冠軍氣勢,從起跑便穩定掌控比賽節奏,最終拿下本季第十場勝利。地主車手 Joel Kelso 雖全程緊咬,但仍以些微差距屈居第二,第三名則由同樣騎乘KTM的 Álvaro Carpe 拿下,KTM三車包辦頒獎台成為本站焦點。

多數Moto3車手選擇 SC2中性膠料前後胎 出戰,兼顧穩定與壽命。其中,第五名完賽的 Maximo Quiles(KTM) 是少數選擇 開發款C1096規格硬質後胎 的車手之一,仍能保持不俗競爭力。最速圈則由Carpe在第三圈刷出 1'35.323,整場比去年縮短超過10秒,平均每圈進步約0.5秒。

Moto3地主車手Joel Kelso雖全程緊咬,但仍以些微差距屈居第二。倍耐力提供
Moto3地主車手Joel Kelso雖全程緊咬,但仍以些微差距屈居第二。倍耐力提供

雖然當天氣溫僅約20°C、賽道溫度約25°C,加上強烈海風讓車手操控難度倍增,但輪胎的表現依然穩定,磨耗均勻且在長距離作戰下維持一致的抓地力。

倍耐力摩托車賽事部門總監 Giorgio Barbier 也在賽後表示滿意:「在這樣多變的風勢下,兩個級別仍能打破去年成績,證明輪胎的穩定性與進步幅度相當驚人。Moto2的進步歸功於我們全新的 D0922 後胎結構設計;至於Moto3雖使用與去年相同的配方,但隨著車手熟悉度提升與車輛技術進化,整體速度仍明顯提高。」

他補充說:「菲利浦島是對輪胎最嚴苛的賽道之一,但無論是高負載彎還是低溫環境,輪胎在整場比賽中都維持了線性的性能表現。像Rueda在最後一圈依舊能跑出接近最速圈的節奏,就是最佳證明。」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福斯商旅全新Caravelle 擔綱金鐘60指定尊榮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