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共同舉辦的「2025 淨零供應鏈轉型高峰論壇」,昨於南港展覽館舉行,以「國際區域示範 × 碳數據透明化」為主軸,首度公開台日碳數據交換示範成果,並發表台灣首份電子資訊業碳足跡計算與交換指引。

為讓碳數據能真正「說同一種語言」,台灣首度與日本Green × Digital Consortium (GxDC) 展開合作示範。GxDC由東京大學與富士通領銜推動,採用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 所推動的PACT (Partnership for Carbon Transparency) 標準,致力推動全球統一的產品碳足跡(PCF) 資料交換機制,建立跨國可溝通的碳數據語言。

台灣永續轉型正式走向制度落地,此次由資策會與TEEMA共同對接GxDC,發表了首份「電子資訊業碳數據計算與交換指引」。

面對全球日益嚴格的減碳新規則,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電子資訊產業組技正林育寬表示,導入PACT 是台灣產業通往世界舞台的入場券,更是以數據思維參與全球減碳治理的重要一步。TEEMA秘書長林全能指出,未來供應鏈的競爭不再只是品質與成本,而是誰能提供被全球採信的碳數據,希望從大廠到中小企業都能以統一標準參與國際採購鏈,與世界並肩前行。

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主任蔡明宏指出,該院特別關注中小企業在碳揭露過程中面臨的實務挑戰。主辧單位提供
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主任蔡明宏指出,該院特別關注中小企業在碳揭露過程中面臨的實務挑戰。主辧單位提供

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主任蔡明宏指出,該院特別關注中小企業在碳揭露過程中面臨的實務挑戰。這份指引的設計初衷,是讓企業清楚每一個步驟該如何執行、如何回報、如何交換,讓碳數據透明化與標準化真正融入日常營運,而不再成為負擔。

經濟部表示,相關成果將納入政府推動的「碳管理機制指引」,協助中小企業以低門檻接軌國際要求,讓「碳數據透明」成為台灣供應鏈的共通語言。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刻,台灣正用數據與科技寫下新的競爭劇本,讓永續成為一種新的產業實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川習會月底登場!美股收紅費半勁揚 台積電ADR小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