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今年大漲超過5成,日前更是一舉超越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超越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根據央行提交的書面報告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央行外匯存底達6,029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主要係外匯投資收益及匯率變動影響所致。央行外匯資產中,仍以美國公債及高評等機構債為主,並持有一定比例的黃金,以分散風險。央行指出,9月底持有黃金1,363 萬盎司,主要作為新台幣之發行準備。

楊金龍指出,這波黃金上漲主要是來自於民間力量,並非各國央行儲備黃金力道,目前大買黃金的央行僅有俄羅斯、中國與印度等,台灣央行在這波並沒有買進黃金。

立委郭國文質詢時提問,台灣央行目前儲備424公噸,全球排行第15名,市值約為新台幣1.8兆元,成本僅為1000多億元,獲利超過10倍,是否考慮賣出或只買不賣?楊金龍回應,央行「黃金只買不賣」,有考慮外匯存底足夠,會再多買。

郭國文進一步表示,央行是在民國70年代因應平衡台美貿易順差買入黃金,如今台美順差進一步擴大,且正值台美經貿談判,是否再次購入黃金?楊金龍表示,央行會看未來是否有效果,才會再考慮使用。

至於近日媒體報導,央行於10月20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視察文園金庫時表示,內部評估黃金價格最高可能上看每英兩5,000美元至6,000美元,查本行並未作此陳述,為免外界誤解,特此澄清。楊金龍再次回應,對於價格走勢不猜測也不預測。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積電侯永清:台灣半導體達6.5兆產值 以在地化布局迎戰各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