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第1季底,全台ATM數量大約為3萬318台,不少民眾喜歡使用ATM是因為方便,即便銀行下午3點半打烊,或是週六日、國定假日銀行未營業,都可以透過24小時運作的ATM,快速領錢或存錢,不用到銀行臨櫃領錢,而且不少銀行的ATM空間裡,還會附設補摺機,讓民眾領錢順便「刷存摺本子」。
民眾向《壹蘋新聞網》爆料指出,以前假日到ATM領錢,尤其炎炎夏日,一進去ATM的空間裡,就覺得空調好涼爽,領錢順便吹冷氣,但最近到ATM領錢,「感覺空調沒了,一進去就覺得好悶」,尤其10月份連假多,中秋節、雙十節連假期間到ATM領錢時,真的是悶熱到不行。

此外,為了加強防詐與保障帳戶安全,國內多家銀行7月底開始,陸續下修ATM單次提款上限,有的下修到單次只能提領2萬元,有的甚至「最低只能領1萬」。
爆料民眾舉例,以前單筆一次可以提款5萬元甚至10萬元,領錢一下子僅花1至2分鐘就完成,但現在若要領5萬元或10萬元,操作ATM約5到10次,ATM空調沒了,領錢時間又拉長,現在去ATM領錢,領錢領到滿頭大汗。

《壹蘋新聞網》記者實測,以ATM提領10萬元,單次最多只能領2萬元的狀況下,操作ATM5次約花6分20秒完成,等於民眾要站在沒有空調的ATM區域6分鐘多,的確會感覺悶熱。
記者實際觀察台北市各大銀行的ATM,在銀行打烊後,或是銀行未營業的週六日及國定假日,除了1家聯邦銀行ATM、1家凱基銀行ATM明顯有開冷氣很涼爽外,其餘包括中信銀行、富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上海商銀、合作金庫、元大銀行、第一銀行、遠東商銀、板信商業銀行,ATM區域幾乎都沒開空調,一走進ATM就覺得悶。其中又以上海商銀位在南京東路的分行,因空間狹小又塞滿2台ATM、1台補摺機,入內領錢悶到讓人渾身不舒服。

此外,記者觀察發現,即便同一家銀行的不同分行,像是凱基銀行,有的分行ATM開冷氣,有的分行則不開,開不開冷氣沒有統一做法。
記者另觀察發現,仁愛路沿線的富邦銀行、中信銀行、合作金庫,以及國泰世華銀行敦南分行及建國分行,索性在打烊後,直接打開ATM的玻璃門通風散熱,此顯示各分行也發現ATM空間太悶,在不違背經濟部及金管會的法規要求下,想辦法因應。

也因此「ATM開門散熱」這個方式,巧妙且「很有默契地」出現在仁愛分行、安和分行、敦南分行、建國分行這些區域。記者發現打開玻璃門通風的ATM,入內領錢時感覺只好一點點,若是領10萬元較多現金,操作時間久一點時,仍然會感覺悶熱。
不具名的銀行業者解釋,銀行的ATM區域其實有開空調,但在經濟部能源署的要求下,銀行、郵局等20類場所,室內冷氣溫度不得低於26度,也因此ATM區域的空調只能設定在26度,然而補摺機、領鈔機等機器24小時運作需要散熱,冷熱相抵後,反倒讓民眾誤以為ATM區域沒有開空調且感覺很悶熱。

此外, 記者以民眾身份致電上海商銀客服專線, 向銀行反映在南京東路分行的ATM領錢時, 因沒開空調感覺太悶, 客服人員回應強調,銀行打烊或假日未營業時,ATM的空間都有開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