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X Spark以桌上型設計提供高達1 petaflop(每秒千萬億次浮點運算)效能與128 GB統一記憶體,能在地端執行2000億參數的AI模型推論,並微調高達700億參數的模型。這意味著過去需倚賴資料中心的AI運算,如今開發者可直接在桌面完成模型訓練與AI代理開發,讓AI效能走向「隨手可得」的新階段。
黃仁勳回顧,2016年NVIDIA打造DGX-1,讓研究者能擁有自己的AI超級電腦,「我把第一台交給Elon Musk所在的OpenAI團隊,而那套系統誕生了ChatGPT。DGX Spark讓我們回到初心,把AI電腦交到每位開發者手中。」他強調,這不僅是硬體革新,更是AI開發權力的再分配,將巨量運算能量帶入每個實驗室、辦公室與工作室。
DGX Spark整合NVIDIA AI完整平台,包括GPU、CPU、網路、CUDA函式庫與AI軟體堆疊。其核心採用GB10 Grace Blackwell超級晶片,搭配NVIDIA ConnectX-7 200 Gb/s網路與NVLink-C2C技術,頻寬是PCIe Gen 5的五倍,確保CPU與GPU間高速互通。開箱即內建NVIDIA AI軟體,使用者能立即啟動AI專案,利用NIM微服務與模型庫快速導入應用。
DGX Spark支援多種生成式與推論任務。開發者可在地端客製化Black Forest Labs的FLUX.1影像生成模型、使用NVIDIA Cosmos Reason 視覺語言模型進行影像搜尋與摘要,或建立基於Qwen3、為DGX Spark最佳化的聊天機器人。這項能力使DGX Spark成為AI創新者、科學家與創作者共同的平台。

NVIDIA表示,首波DGX Spark已送抵全球多家合作夥伴與開發機構,包括Google、Meta、Microsoft、Hugging Face、Anaconda、JetBrains、Ollama與Roboflow等公司。研究單位如紐約大學(NYU)Global Frontier Lab亦率先導入。該校電腦與資料科學教授Kyunghyun Cho指出:「DGX Spark讓我們在桌面上就能擁有petaflop等級的運算能力,這對AI演算法與模型原型開發具有革命性意義,特別在重視隱私的醫療應用場域。」
DGX Spark將於10月15日起開放NVIDIA.com訂購,並由宏碁、華碩、戴爾、技嘉、HP、聯想及微星等合作夥伴推出客製機型,美國Micro Center門市亦同步上架。
從帕羅奧圖的Ollama、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機器人實驗室,到藝術家Refik Anadol的工作室與Zipline的工程團隊,DGX Spark的到來正讓AI從資料中心飛入創作現場,標誌AI運算正式邁入「每個人都能擁有超級電腦」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