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mberg 統計指出,過去30年聯準會數度重啟降息,降息後一年公用事業股多呈現上揚,平均漲幅達7.7%,僅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例外。公用事業及基礎建設屬資本密集型產業,需要龐大的長天期融資,降息等於減輕利息支出,降低資金成本與負債比例,改善企業財務結構。林志映說,當融資成本下降,公用事業的營運環境就會明顯轉佳,後續股價表現也往往受惠。
林志映指出,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營收主要來自國內市場,且多由政府長期合約支持,不受國際關稅變化衝擊,產業獲利穩健、現金流充沛。此外,公用事業整併風潮再起,加上各國重新重視核電發展以確保穩定供電,進一步吸引資金關注。川普上任後,積極推動 AI 所需電力投資並擴大預算,同時簡化行政流程以加速資料中心建置效率,推升整體電力需求。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2025與2026年全球電力需求將分別年增3.3%與3.7%,高於過去10年平均的2.6%。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為國內少數以民生基礎建設為投資主軸的防禦型收益基金,近年受惠於 AI 基礎建設快速推展,帶動水電及相關設備需求。林志映表示,AI 帶來大量電力與基礎建設投資,也推升公用事業與基建產業的長期成長,包括整合型能源、電廠、水電輸配送產業鏈,以及瓦斯管線、配電、鐵公路與機場服務等領域,皆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標的。
第一金投信建議,在全球風險資產持續創高、股市波動風險升溫的環境下,投資人宜適度配置防禦型收益資產,形成攻守兼備的組合。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公用事業類型基金兼具穩健收益特性,能在股市高檔震盪時降低投資組合整體波動度,為長期布局提供穩定支撐。

買這3類禮品小心變冤大頭 環境部估禮盒每千元「過度包裝費」轉嫁消費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