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於美國奧的斯電梯(OTIS)累積全球發貨量達200多萬台,芬蘭商通力集團在全球累積發貨量逾170萬台,是全球規模第二大的電梯公司。通力電梯業務版圖雖然橫跨全球60多個國家,擁有10個工廠,但通力目前在台灣市佔率僅5%,在台電梯發貸量累積約35萬台,除了今年拿下台北雙星摩天大樓訂單外,另包括台北大巨蛋、台北捷運板南線、環狀線、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等,以及IKEA、好市多等大型零售商場的商用電梯,而國內半導體大廠赴美設廠也由通力拿下訂單。
劉繼然表示,AI與智慧製造浪潮席捲全球,看準台商回流、科技大廠擴廠,以及陸續有不少大型商用不動產,包括辦公大樓、商場、飯店等落成,台灣電梯市場潛力正快速浮現。根據市場預測,至2030年台灣電梯市場規模將達365億新台幣,其中輝達在台設新總部、台積電等科技大廠在台灣持續擴廠,更是電梯大廠兵家必爭之地。

通力集團1996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2010年投資7500萬美元,於「通力崑山工業園」打造全球最大的單一電梯工廠生產基地,占地7.3萬坪約有60個足球場大小,包含三座電梯工廠和一座手扶梯工廠,一處研發中心、測試中心、培訓中心,並打造樓高235.6公尺的測試塔,目前高速電梯已突破每秒20公尺的極限速度,一年產能達到10萬台電梯。
劉繼然表示,新冠疫情結束的第一年,全球各地新建辦公大樓、商場、飯店等設備及工程需求此起彼落,以「通力崑山工業園」的手扶梯工廠為例,商用型手扶梯有6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有7個工作站,不但加快交貨時間,每完成一批手扶梯產品,即要求24小時立即發貨「倉庫零堆置」原則,最快可於一週內大規模快速交貸,可滿足有急迫需求的商場或半導體科技大廠快速建廠的時程。

通力電梯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Valtonen Hans則表示,通力電梯每年投入研發金費高達2億歐元(折合約70億元台幣),除了在生產製造上透過AI攝像頭進行安全管理,投入最多的主要項目是AI、雲端服務等研發領域,包括AI派梯系統、數位孿生驗證與能源回收方案。
劉繼然指出,AI正逐步改寫電梯的定義,大樓全面導入DCS智慧派梯系統,乘客在進入大廳時即可完成樓層選擇,系統會自動分配最適合的電梯,既縮短候梯時間,也有效分流人潮,搭配人臉識別技術則增加安全性,還可用語音控制電梯,或是用手機呼叫電梯,在地下停車場停車後即可直接呼叫電梯。此外,能量回收技術可將電梯運行剎車產生的能量,回收再利用,最高可回饋70%能量,節電效果比傳統電梯可節省60%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