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過去一週股票型ETF再獲196.3億美元淨流入,其中美國市場流入111.22億美元最突出,亞洲與歐洲市場也有資金進駐。不過,日本與中國卻分別遭20.73億與1.42億美元淨流出。產業ETF方面,金融、保健與科技吸金最多,主題及不動產相關ETF則成為主要流出資產。
在AI股修正影響下,台灣與南韓市場面臨外資大幅賣超,其中台股單週遭淨賣超31.47億美元,為亞洲最重。越南、泰國等市場同樣遭調節,僅印尼與印度股市獲外資淨買超,資金走向出現明顯分化。
債市方面,降息預期推升買盤,固定收益型ETF單週淨流入120.67億美元,其中美國債市流入79.05億美元最多,亞洲與歐洲債市則分別進帳8.84億與3.87億美元。依債券品質區分,投資等級債市流入71.48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則小幅流出,顯示市場仍偏好穩健配置。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鮑爾於央行年會釋出鴿派訊號,市場解讀為降息大門已開,投資情緒明顯回溫。法人分析,若貨幣政策重回寬鬆,美國經濟有望實現「軟著陸」,歷史經驗亦顯示降息期間美股漲勢可望擴散,加上美元評價偏高,資金有望推升非美元資產行情。建議投資人廣納美元及非美元股債資產,核心配置平衡型基金、複合債及非投資等級債券,股市則聚焦科技與創新產業,並搭配日本、歐洲及印度股票基金,另建議以5%至10%配置黃金基金增添多樣性。
富蘭克林坦伯頓研究院主管史蒂芬‧多佛提醒,雖然市場樂觀,但鮑爾仍強調通膨風險偏上、就業風險偏下,政策走向仍高度依賴數據。基金經理人表示,通膨降溫趨緩、政策不確定性猶存,但美股持續創高,反映AI帶動的「美國例外論」。科技基金經理人則指出,AI尚未完全反映其效率提升效益,若能使知識型勞動力生產力提高10%,將釋放逾5兆美元市場價值。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經理人邱正松認為,日本股市在關稅協議與企業治理改善下結構性報酬率可望提升,估值具優勢且資金持續流入,短期內趨勢不易逆轉。整體而言,降息預期推動資金再平衡,美股、債市及非美元資產皆現投資契機,投資人應趁勢進行多元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