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證券表示,仍需觀察川普政府將給予企業多少時間移轉生產回美國,以及實務上是否可行。短期內,企業可能會傾向購買在美已有廠房的公司爭取豁免,長期則需建立多元世界(multipolar)、在地消費在地生產的供應鏈。

彭博經濟研究指出,半導體關稅是否僅針對進口晶片或適用所有含半導體的產品仍待釐清。雖美國製造晶片可望取得豁免,但仍需關注終端需求的潛在衝擊,其中輝達等專注AI的公司具韌性,類比與消費性電子半導體商則壓力較重。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大而美法案》涵蓋3.4兆美元稅收減免與國防、邊境安全開支,包含延長《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中對個人與小企業的減稅、擴大企業研發支出與資產折舊獎勵、提高5兆美元債務上限,並取消多數《通膨削減法案》中乾淨能源補貼,包括9/30後購買電動車將不再享有7500美元退稅,削減近1兆美元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

雖長期債務規模恐持續攀升,但法案亦有助推動長期經濟成長。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與白宮副幕僚長Stephen Miller等人認為,美國可能複製1990年代情境,債務雖增加但因科技革命推升成長率,債務佔GDP比重最終不升反降。如今在AI革命下,加上減稅與投資獎勵措施,美國有望出現生產力推動的成長,半導體、機械、製造業、國防與小型股將受惠,乾淨能源則受害。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大而美法案》對製造商及出口商利多:首先,減稅有望在秋季支撐消費;第二,投資獎勵與放鬆監管,將加速企業赴美投資與審核流程;第三,美國陸續與日本、韓國、歐洲及部分東南亞國家簽署免關稅協議,提升出口優勢;第四,川普傾向弱勢美元,進一步提高美國製造商競爭力。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搭配聯準會可能開啟降息週期,以及美國持續領先的AI發展,包括Grok 4、Gemini 2.5 pro與GPT-5等模型在多項測驗中展現實力,AGI雛型逐漸浮現,市場期待AI推升生產力。整體而言,長線看好美國經濟與美股前景。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首個兆元等級機器人應用!自駕計程車將上線搶市 這國增速超越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