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澤第二季合併營收達6.78億元、年增45.53%,創歷史單季新高;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分別提升至25.21%、18.97%,稅後淨利9,864萬元、年增145.94%,每股稅後盈餘(EPS)2.84元,年增123.62%。累計上半年營收11.77億元、年增38.49%,稅後淨利1.67億元、年增61.49%,雖股本膨脹,上半年EPS仍達4.80元。

銳澤主營氣體主系統與二次配管工程、設備製造安裝及售後服務,提供從供應源到製程端的完整解決方案,並因長年承攬先進製程專案,累積對機台需求與規格的完整掌握,技術水準領先同業。今年工程量以晶圓代工大廠在新竹與高雄廠安裝案為主,比重約45%,下半年將新增後段工程駐廠業務。

在全球布局上,周谷樺表示,公司鎖定台灣、日本、新加坡形成亞洲聯合供應鏈,美國及規劃中的歐洲據點則聚焦在地化服務,以滿足國際半導體廠全球擴廠需求。今年8月,美國子公司正式開幕,成為繼日本、新加坡後第三個海外據點,年底前有望接下首批訂單,並配合客戶美國廠進度,工作時程可延續至2025年第三至第四季。

銳澤總經理周谷樺(右)與財務長趙宥琮(左)。呂承哲攝
銳澤總經理周谷樺(右)與財務長趙宥琮(左)。呂承哲攝

銳澤指出,公司全年毛利率目標維持去年水準,稅後淨利力拚成長。匯率影響不大,因主要營收仍來自台灣,海外業務多在當地以當地貨幣收款,降低匯兌風險。目前營收結構約50%來自晶圓代工、30%至40%來自記憶體,其餘10%至15%為其他產業;地區分布仍以台灣為主,海外比重逐步提升。

在人力配置上,核心幹部多由台灣派駐,薪資比照當地或高於同業,派駐意願佳。美國市場規模龐大,公司除調派台灣人力,也計畫在當地招募人才,藉台積電供應鏈聚落效應加速招募。海外成本策略上,不是直接轉嫁客戶,而是透過提升施工效率與準確度抵銷壓力,若海外專案效益優於預期,毛利率甚至可能高於台灣設定值。

財務長趙宥琮補充,美國市場需求長期且明確,晶圓代工大廠赴美設廠雖無特定指定承包來源,但台灣廠務業者在溝通效率、施工速度與安全管理上具優勢,能以較低成本、較快速度完成任務。然而在海外環境,要同時兼顧速度與安全不易,這也是台灣供應鏈積極赴美複製成熟體制與經驗的重要原因。

周谷樺同場發布一項粉塵捕捉技術方案,包括AFM(Air-knife Fluidized Module)與PCD(Particle Capture Device)兩大系統,可分離並攔截PM2.5等級廢棄物,降低污染並節省能源,優於傳統以加熱防堵管路的方式,將於9月半導體展重點展示,並計畫明年推向日本與美國市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欣新網上半年營收25.7億年增21.89% 每股賺2.06元優於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