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7日收盤價來看,聯電股價收跌0.74%、報在40.4元,世界先進股價收跌0.93%、報在95.7元,力積電收跌1.33%、報在14.85元。
對此,聯電指出,正密切關注美國對半導體進口關稅的後續細節。目前,聯電已投入一項重大的美國製造投資案,就是與英特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合作 12 奈米 FinFET 製程,預計將於 2027 年量產。此外,聯電在亞洲擁有多元化的製造據點,能夠協助客戶增強供應鏈韌性,並有助於降低區域經濟風險。
力積電則是回應,公司幾乎沒有產品直接銷美國,美國的關稅政策直接影響可忽略不計。正密切觀察關稅對終端系統產品市場需求的影響,與IC設計客戶共同因應未來的產險新形勢。
世界先進表示,由於關稅細則尚不明確,如何課徵也難認定,待細則出爐後才有更明確的方向,但公司內部仍會持續做評估。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則是分析,半導體關稅實際上對聯電、世界先進等成熟製程廠商影響有限,主因其應用領域多為消費性電子產品,並非美國在地組裝的對象。
蔡明翰指出,目前受到關稅影響的主要是高階應用領域,尤其是AI伺服器等高單價產品,並直言不太可能一個裝了玩具或低單價的IC晶片在美國組裝,許多成熟製程產品如驅動IC、記憶體IC等,應用在消費性產品上,單價與毛利偏低,無法負擔在美國當地生產所需的高昂成本。
以台灣去年直接出口到美國的半導體為例,雖然別繁多,實際上絕大多數都是用於高階伺服器的晶片,尤其是AI伺服器,即便因為關稅增加成本,也不至於對價格造成明顯衝擊,但假如是用在中高階的iPhone晶片,那就會很有感。
蔡明翰強調,這波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最大的是高階晶片與AI伺服器,這些大多出自台積電製造體系,因此與聯電、世界先進等以成熟製程為主的公司關聯度不大。資金明顯向台積電傾斜,對其他半導體廠商造成資金排擠效應,這反而是目前最大的衝擊。
延伸閱讀:半導體關稅100趴
